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仙果"到"奇异果":猕猴桃的传奇传播史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仙果"到"奇异果":猕猴桃的传奇传播史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wrmqyg.com/h-nd-35.html

猕猴桃,这个在中国被誉为"仙果"的水果,不仅有着悠久的传说故事,更在国际农业史上书写了传奇篇章。从中国的野生果树到新西兰的"奇异果",猕猴桃的传播历程见证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猕猴桃的民间传说

相传古代南方林区,生长着一种不为人知的野果树。每年8~10月,果实成熟时呈椭圆形,果皮覆盖着黄褐色绒毛,外观并不起眼,人们甚至认为它有毒而避之不及。

有一年,山里人发现野果成熟时,一夜之间果实便消失无踪。为了解开这个谜团,第二年野果成熟时,村民们日夜轮流守候。终于在一个夜晚,他们目睹了令人惊讶的一幕:一群猴子从四面八方赶来,争相采摘这些野果。村民们开始好奇:连猴子都如此喜爱的野果,人类是否也能食用?

第三年,村民们决定亲自尝试。他们剥开果皮,发现果肉碧绿如玉,入口酸甜可口,非常美味。更令人惊喜的是,长期食用这种野果的人们,身体状况有了显著改善。于是,这种野果被尊称为"仙果"、"珍果"。

从中国野果到新西兰"奇异果"

猕猴桃的国际传播始于1904年,当时新西兰女教师伊莎贝尔在中国旅行时,带回了一小包美味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的种子。这批种子在新西兰顺利开花结果,开启了猕猴桃的国际化之旅。

在此之前,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也在中国发现了猕猴桃。1900年,这些猕猴桃种子在英国生根发芽,但直到1911年之前,英国人都未能收获果实。美国农业部也试种过1300多株猕猴桃,遗憾的是,这些植株也未能结出果实。后来调查发现,英国和美国培育的首批猕猴桃植株都是雄性植株。

幸运的是,伊莎贝尔带回新西兰的种子繁育出了三株植株,其中一株是雄性植株,还有两株是功能性雌株。这种雌雄异株的特性是猕猴桃能够成功结果的关键。

猕猴桃是功能性雌雄异株植物:雄性植株只有雄蕊,只能产生花粉;而功能性雌性植株虽然既有雌蕊又有雄蕊,但这些雄蕊不能产生合格的花粉,本质上是雌花。因此,所有猕猴桃都必须由雄性植株和雌性植株相互配合,才能真正实现开花结果。

1910年,新西兰首次成功收获猕猴桃。到了20世纪30年代,猕猴桃在新西兰掀起了一场热潮。为了将猕猴桃推广到国际市场,新西兰人将其命名为"奇异果"(kiwi fruit)。这个新名字迅速走红,这种源自中国的水果从此以"奇异果"之名风靡全球。

猕猴桃在中国的发展

猕猴桃在中国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猕猴桃的世界产量第一大国。从野生果树到规模化种植,猕猴桃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果盘,更为中国农业增添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猕猴桃,这个从中国南方森林走出来的"仙果",如今已成为了连接东西方文化的桥梁,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赢得了全世界的喜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