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鬼穴:中医针灸里的什么穴位组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十三鬼穴:中医针灸里的什么穴位组合
引用
MedSci-临床研究与学术平台
1.
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8f7e85983452
“十三鬼穴”是中医针灸学中一组特殊的穴位组合,传统上用于治疗精神类疾病(如癫狂、癔症等)。这些穴位在古代文献中被认为具有驱邪、安神的作用,名称中带有“鬼”字,反映了古人对精神疾病与“邪气”关联的认知。
十三鬼穴列表及定位
- 鬼宫(人中穴)
- 定位:鼻下人中沟上1/3处。
- 作用:醒脑开窍,急救昏迷、癫狂。
- 鬼信(少商穴)
- 定位: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
- 作用:清肺热,缓解咽喉肿痛、癫狂。
- 鬼垒(隐白穴)
- 定位:足大趾内侧,趾甲角旁0.1寸。
- 作用:调经止血,安神定志。
- 鬼心(大陵穴)
- 定位:腕横纹中点,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 作用:清心降火,宁神镇静。
- 鬼路(申脉穴)
- 定位:外踝尖直下,外踝下缘凹陷中。
- 作用:安神定痫,缓解失眠、癫狂。
- 鬼枕(风府穴)
-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凹陷中。
- 作用:散风熄风,治疗头痛、神志病。
- 鬼床(颊车穴)
- 定位: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咬肌隆起处。
- 作用:疏风通络,缓解牙关紧闭、面瘫。
- 鬼市(承浆穴)
- 定位:颏唇沟正中凹陷处。
- 作用:安神利口,治疗口舌生疮、癫狂。
- 鬼窟(劳宫穴)
- 定位:掌心第2、3掌骨之间,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 作用:清心火,安神定惊。
- 鬼堂(上星穴)
- 定位: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 作用:通窍醒神,治疗头痛、癫狂。
- 鬼藏(会阴穴)
- 定位:肛门与生殖器连线中点。
- 作用:调经通络,急救昏迷。
- 鬼腿(曲池穴)
- 定位: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 作用:清热解表,调和气血。
- 鬼封(舌下中缝)
- 定位:舌系带中点处。
- 作用:开窍通闭,治疗舌强不语、癫狂。
历史背景与理论
起源
最早见于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结合了道教驱邪思想与中医经络理论。应用
古代用于治疗“中邪”“癫狂”等精神症状,现代多用于焦虑、失眠、癔症等。机理
通过调节气血、平衡阴阳、镇静安神发挥作用,与现代医学对神经系统调节的研究部分契合。
现代观点与注意事项
科学认知
现代医学认为精神疾病与神经递质、心理社会因素相关,而非“鬼邪”。十三鬼穴的疗效可能源于穴位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临床应用
需由专业针灸师操作,配合其他穴位或疗法(如中药、心理治疗)综合干预。禁忌与风险
- 风府、会阴等穴位针刺风险较高,需严格消毒、控制深度,避免自行操作。
- 孕妇、体虚者慎用。
总结
十三鬼穴是中医针对精神情志病的特色疗法,体现了古人对身心疾病的独特认知。现代应用中需结合科学诊断,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若存在精神健康问题,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以获得更全面的疗效。
热门推荐
中国十大名胜古迹全攻略:从门票到交通,一文掌握
张一鸣子女国籍风波,折射科技企业全球化困境
钟睒睒要求字节跳动删除不当内容,停止网络谣言传播
甲辰龙年:中国纪年的文化瑰宝
干支纪年法:古人的时间密码
春节申遗成功,揭秘它与节气的秘密
天干地支纪年法:从黄帝时代延续至今的中华智慧
甲戌年:一个轮回中的文化密码
六类降压药物使用指南:从作用机制到用药禁忌
孔子纪年 vs 黄帝纪年:清末一场关于时间的争论
手法复位治耳石症,家庭康复动作可辅助
耳石症自我复位全攻略:5步缓解眩晕症状
头部位置改变就头晕?当心是耳石症在作祟
内耳“耳石”脱落致眩晕,手法复位可快速治愈
春节游深圳:梅园赏花、灯会观灯,7大景点玩转鹏城
焊匠张明获“中国好人”:创新工艺攻克世界级工程难题
湖北荆州:加快建设荆楚文化保护传承核心区
古代诗歌十大表现手法详解:从起兴到比喻
王之涣<凉州词>:从“春风不度玉门关”看边塞诗人的家国忧思
凉州词: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融与诗意传承
深圳大学简介
中国视角的SCI评价标准在深圳发布
深圳理工大学正式揭牌成立 争创世界一流新型研究型高校
大湾区教育提速!20所高校有新动向,8所为粤港澳合作办学
好吃又好逛,江浙沪高速服务区卷成“5A景区”?评论爆了
奥美拉唑被重点监控,长期服用风险知多少?
告别奥美拉唑:饮食调理让胃部更健康
维生素D缺乏致耳石症风险增2.5倍,补充可预防
头晕别轻视,可能是耳石症!两种复位疗法详解
从张老师案例看耳石症:体位改变会头晕,手法复位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