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民事诉讼证明中的盖然性是什么意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民事诉讼证明中的盖然性是什么意思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findlaw.cn/zhishi/a2147455.html

民事诉讼中的盖然性,指的是在证据不足或存在争议的情况下,法院根据现有证据和举证责任分配规则,对案件事实作出的一种可能性较高的认定。

民事诉讼证明中的盖然性是什么意思

民事诉讼中的盖然性,指的是在证据不足或存在争议的情况下,法院根据现有证据和举证责任分配规则,对案件事实作出的一种可能性较高的认定。

  1. 在我国,这一原则体现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08条第1款的规定中,即:

    对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经审查并结合相关事实,确信待证事实的存在具有高度可能性的,应当认定该事实存在。

  2. 这意味着,当一方提供的证据的证明力远大于另一方时,法院会倾向于认定该方所主张的事实。

区分盖然性与优势证据

盖然性与优势证据虽然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但两者在本质上存在明显区别。

  1. 优势证据原则主要体现在英美法系国家,只要一方当事人在证据证明力上打破平衡,即使优势只是微弱的,也可以采信证明力更强的一方。

  2. 我国的盖然性证明标准则要求更高,只有当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远大于另一方时,法院才会认定该方所主张的事实。

这种差异反映了两种法系在审判理念上的不同,英美法系更注重效率,而大陆法系则更加注重公正。

举证责任与法定假设

在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

  1. 当证据不足以证明待证事实时,就需要依靠举证责任分配规则来作出裁决。

  2. 法院会根据法定假设原则,即根据法律规定推定某些事实的存在。这些无需举证的情况包括自然规律、定理、定律、众所周知的事实、根据法律规定推定的事实等。

  3. 这些法定假设的存在,有助于减少争议和提高审判效率,同时也是对当事人举证责任的一种补充和平衡。

了解了盖然性原则,你是否对民事诉讼中的证据规则有更深入的认识?面对法律挑战,找法网将为你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引用法条

  •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零八条

拓展阅读

  •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