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懒人包:产后饮食怎么吃?坐月子8大禁忌及产后补品一次看
坐月子懒人包:产后饮食怎么吃?坐月子8大禁忌及产后补品一次看
生产后,新手妈妈无论在身体还是心理上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坐月子成为产后调养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坐月子不仅能帮助妈妈调养身体,恢复元气,还能为未来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坐月子有哪些禁忌?产后补品应该如何食用?产后饮食又该注意什么呢?
产后坐月子很重要
对妈妈们来说,生产不仅消耗了大量的体力,还让妈妈的身体经历了剧烈的变化,无论是自然分娩还是剖腹产,身体都需要时间来修复。
坐月子能帮助妈妈恢复子宫、促进伤口愈合、并补充生产时流失的大量血液和营养。同时,月子期间的均衡饮食可以增强免疫力,帮助身体更快恢复,并预防各类感染。
对于母乳喂养的妈妈来说,这段时间的营养补充也非常关键,因为充足的营养能促进乳汁的分泌,让宝宝可以喝到更健康又营养的母乳。
妈妈们知道吗?坐月子不仅是身体的调理,还有助于预防未来的健康问题。因为产后如果不注意保养,可能会导致月经不调、关节疼痛、妇科感染、体质虚弱等。另外,妈妈们也可以通过坐月子来调整心情,减少产后抑郁的风险,让新手妈妈在情绪上更稳定,更好地适应照顾新生儿的挑战。
产后的饮食建议
产后的饮食原则
刚生产完,妈妈的身体非常虚弱,因此在饮食和生活习惯上需要特别注意。不过,月子餐不需要过于复杂,最重要的是三餐的营养均衡。每餐应包含“主食+蛋白质+蔬菜”,可以根据个人口味灵活搭配。产后身体虚弱,消化能力较弱,食欲常常不振,容易胀气或便秘,甚至水肿。因此,新鲜食材加上清淡的烹调方式是最佳选择。
产后的饮食需求会随着恢复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时间 | 产后调养重点 | 产后饮食菜单 |
---|---|---|
产后第一周 | 加速伤口修复排出恶露 | 优质蛋白质:鱼类、鸡肉、豆类、鸡蛋;高纤维蔬果:菠菜、红苋菜、甘蓝、芭乐、柳橙、苹果等 |
产后第二周 | 调养气血增加乳汁分泌 | 补血食物:牛肉、猪腰、猪脚、红枣、枸杞;促进乳汁分泌食物:豆浆、牛奶、青木瓜排骨汤、鲈鱼汤、瘦肉汤 |
产后第三、四周 | 滋养补身调整体质 | 补汤:麻油鸡汤(体质偏虚寒者);乌骨鸡汤、栗子鸡汤(体质偏燥热者) |
除了遵循这些产后的饮食原则,新手妈妈还需要注意以下饮食禁忌:
- 避免油腻食物如:蹄膀、猪心、油炸类食物,容易使乳房疼痛、乳汁变得更加黏稠,不利于排出乳汁。
- 避免生冷、寒凉食物如瓜类、梨子、柿子、椰子等任何冰饮,以免影响产后恢复。
-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咖啡因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引起肠胃不适。
自然产后三天饮食
刚生产完的妈妈建议先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并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进食,避免肠胃不适、腹胀、疼痛等。
自然产后第一餐若没有不适情况可以在一小小时后开始进食,选择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黑糖蛋、蒸蛋、排骨莲藕汤、地瓜稀饭等。第二~三天可以开始吃一些软食或普通饭如粥、蒸蔬菜及鱼肉等。
产后的补品首选用
无论是自然产还是剖腹产,产后都需要好好坐月子以调理身体,调理时间至少要30天,长的话可达到40天甚至60天,让身体完全恢复。在这段期间,除了营养均衡和生活作息的调整之外,产后的补品对于妈妈的恢复状态也非常重要。
在坐月子期间,汉方调理能有效地帮助产后妈妈调整体质、活血补气让身体恢复得更快。建议选择全天然食材并依据三阶段的调理步骤「排、补、息」让恶露或残余物排干净之后再进补,并在补气完之后进入全面休息的阶段,让补进身体的能透过休息完整地成为身体的一部分,使身体恢复元气。
现代妈妈的生活繁忙,常常在月子中心待个几周,就要开始上班或是忙著照顾婴儿,在无法好好睡覺休息的同時,也能有沖泡即飲的調理品可以幫助身體恢復,不必像以往要上中藥行抓藥跟自行費時熬煮。
月子調理飲不僅方便實用,還是全素的,無論是在月子中心、回到家中坐月子,或是在哺乳期間,都非常適合使用,幫助媽媽在忙碌中快速補充所需養分,促進身體恢復,讓媽媽能更好地照顧自己和寶寶。
坐月子禁忌
坐月子注意事項
坐月子的時間通常為1個月左右,不過每位媽媽的身體狀況不同,因此坐月子的時間也會有所差異。一般自然產的媽媽坐月子時間為30天,若恢復較快,時間可稍微縮短,但仍建議至少滿一個月。剖腹產由於手術需要更長時間癒合,建議剖腹產的媽媽坐月子至少40天,甚至60天,以確保傷口癒合和體力恢復。
- 選擇舒適的環境及溫度,避免直接吹到電風扇或冷氣,以免感冒。溫暖舒適的環境有助於媽媽的身體恢復。
- 注意傷口照護與清潔:每次如廁後,應使用煮沸過的溫水清洗會陰部,並觀察傷口是否有紅腫或滲出液,直至完全癒合,以降低感染風險。
- 產後惡露約會在2~3週排完,顏色會從鮮紅、淡粉色變棕黃色,量大變成量小。新手媽媽記得要勤勞更換護墊而避免容易感染,也需要留意如果有突然大出血或是有惡臭的狀況,就要即刻就醫。
- 自然產後可在平躺時輕輕按摩腹部,幫助子宮收縮。剖腹產媽媽因傷口緣故,不建議直接按摩,但可以透過母乳餵養來刺激子宮縮復。
- 產後飲食應富含高蛋白質、全穀雜糧類食物,並均衡攝取蔬菜、水果,以確保媽媽身體的全面營養需求,幫助身體快速恢復。
- 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媽媽也可以做一些簡單的運動例如下床走動、做腹式呼吸運動或凱格爾運動,幫助子宮收縮,鍛煉骨盆底肌群,預防尿失禁等問題。
- 產後媽媽除了照顧寶寶,還需要注意自身健康,確保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這樣才能幫助恢復體力並提升免疫力。
坐月子迷思大破解
迷思1: 不宜喝水
破解:坐月子是可以喝水的!只是要喝溫熱、煮沸過的開水,不宜飲用冰水。產後補充足夠的水分可以促進正常的排尿,防止脫水,也有助於泌乳的媽媽分泌乳汁。
迷思2:不能看書、3C產品
破解:這個禁忌主要的用意是希望產媽媽能盡量多休息,讓身體盡快恢復。其實只要不過度用眼,適度的閱讀或看電視是可以的。相比之下,減少使用手機和平板電腦可能更為重要,以避免眼睛疲勞和幫助身體恢復。
迷思3:不能吹風
破解:坐月子期間不能吹風,是為了避免媽媽在產後受到風寒而感冒,若是媽媽在夏天坐月子,仍可吹電風扇或是冷氣,但是要注意不要讓出風口直接對著媽媽頭部、身體或是寶寶即可。
迷思4:多吃麻油雞等補品
破解:雖然產後需要補充營養,但應避免過量攝取酒精含量高的食物,如麻油雞。過多的酒精可能對母乳有影響,且可能增加出血風險。均衡的飲食和適量的補品更為合適。
迷思5:不洗澡不洗頭
破解:坐月子期間是可以洗澡洗頭的喔,古法30天不洗澡不洗頭是因為早期社會的資源有限,沒有熱水也沒有吹風機,因此較容易著涼感冒。現代社會有吹風機、暖風設備、毛巾等用品,只要在洗頭洗澡後快速將身體擦乾、頭髮吹乾,避免感冒著涼即可。
迷思6:不能出門,需在家靜養
破解: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無論是自然產還是剖腹產,現代的縫合技術和產後藥物都能有效促進傷口癒合,減少感染風險。因此,產後婦女不再需要嚴格遵守在家臥床的規定。若有必要的外出,如回診或帶寶寶打預防針,只要產婦體力允許,都是可以的。偶爾外出散步或換換環境,對於心理健康也有益處。外出時,應注意保暖和防風,避免過度疲勞。同時,對於哺乳媽媽來說,應注意哺乳的時間,以防漲奶未能及時處理,導致塞奶。
希望看完這篇文章後,媽媽們能更清楚產後飲食如何幫助身體恢復,同時也能了解坐月子的一些禁忌和注意事項,讓產後調理變得更輕鬆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