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老年人拔牙前须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老年人拔牙前须知

引用
1
来源
1.
https://ylxf.1237125.cn/NewsView.aspx?NewsID=469460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老年人会面临牙龈炎、牙齿松动、牙齿受损、严重龋齿等问题,需要通过拔牙来解决。然而,老年人常常合并一些基础病和慢性病,这些疾病会对拔牙造成影响。因此,在拔牙前,老年人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拔牙前的一般准备

  1. 全面体检:拔牙前,建议老年人进行全面的身体健康检查,特别是心脑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及肝肾功能检查,以确保身体能承受拔牙手术。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未控制患者,如严重心脏病、高血压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友病、白血病等,拔牙时易导致出血不止,这些疾病属于拔牙禁忌症。当口腔局部感染未控制时,也应先治疗再拔牙。

  2. 心理准备:了解拔牙过程,缓解紧张情绪。家属应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老人建立积极心态,就诊过程家属陪同。

  3. 用药管理:告知医生当前所有用药情况,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保健品及过敏史,以便医生调整用药方案,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4. 口腔检查:由专业口腔医生评估牙齿状况,确定拔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常见慢性病患者的拔牙前准备

  1. 心脏病患者
  • 心脏病患者拔牙的风险较多,根据患者的心脏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类:
  • 第一类是心脏病病情严重,不能拔牙,如近期心梗史(6个月内)、近期心绞痛频繁发作、心功能Ⅲ-Ⅳ级、心脏病合并高血压(高血压没有控制好)、Ⅲ或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传导阻滞等;
  • 第二类是部分心脏病患者可在心电监护下拔牙,如心功能Ⅰ级或Ⅱ级、心电图有其他异常情况等;
  • 第三类是心脏健康或心电图大致正常的患者,可以在普通口腔门诊进行拔牙手术。具体情况以医生的判断为准。
  • 心脏瓣膜病患者拔牙前应告知接诊医生,并在医生指导下,于术前1小时口服消炎药,进行标准预防,以避免细菌性心内膜炎发生。半年内发生过心绞痛、心梗的老年患者,半年内放过心脏支架或做过冠脉搭桥手术的患者也要暂缓拔牙。
  1. 高血压患者
  •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超过180/100mmHg时应暂缓拔牙,否则一方面会加重拔牙术后出血;另一方面由于拔牙过程中,许多老人的血压会明显升高,如果本身血压就高,再行升高,容易引起高血压脑病或脑血管破裂。高龄老人更应注意血压情况。
  • 特别要提醒的是,部分高血压患者由于拔牙前紧张焦虑,拔牙前一晚的睡眠不佳,从而导致拔牙当天血压升高,甚至超过拔牙禁忌上限。因此,建议患者在拔牙前保证睡眠充足,为控制血压打好基础。血压稳定控制在<160/90 mmHg、没有明显自觉症状的患者可以拔牙。
  1. 糖尿病患者
  • 对于糖尿病患者,拔牙前必须加强血糖控制和监测。当空腹血糖高于8.88mmol/L时,不能拔牙,要先将血糖降下来,且空腹血糖低于这个数值。所以,拔牙前应将目前的糖尿病控制情况、用药情况、并发症(如糖尿病眼底病变)等情况提前告知医生,以便医生综合评估能否耐受拔牙。
  • 拔牙前患者需进食,不能空腹拔牙;需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患者建议餐后1至2小时内进行拔牙手术,以防长时间禁食导致低血糖发生;因拔牙2小时后方可进食,期间要注意预防低血糖发生,患者最好提前准备些糖块;糖尿病患者拔牙后,可使用3~5天的抗菌药物,以防感染。
  1.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
  • 有凝血障碍的患者,如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患者等,都可能因拔牙而引起出血不止,甚至危及生命,尤其是以下患者不能拔牙:
  • ①白细胞数低于1.0×109/L,中性粒细胞低于1×109/L。
  • ②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L。
  • ③血友病患者第Ⅷ因子水平在正常的30%以下。
  • ④血红蛋白低于80g/L、血细胞比容在30%以下的患者。
  • 所以,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必须经过专科治疗,待病情稳定及好转后方能考虑拔牙。
  1. 服用抗凝药物患者
  • 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应提供近期血液检查相关报告(如血常规、肝肾功能、以及凝血功能),医生的拔牙评估和决策包括以下三种:
  • 一是停药3~5天后拔牙;
  • 二是不停药拔牙,医生在拔牙术中加入必要的止血措施;
  • 三是血液检查结果不符合拔牙适应指标时就不能拔。
  1. 骨质疏松症患者
  • 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很常见,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药物为双膦酸盐类药物和地舒单抗。此类药物可能会引起拔牙后伤口难愈合,进而发展为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难以治疗。症状表现为拔牙后伤口长期流脓、颌骨裸露坏死、颌面部肿胀疼痛,经久不愈,患者非常痛苦。因此,对于使用此类药物的患者,一般建议用药前先拔牙,伤口愈合后再开始使用药物。如果已经开始使用这类药物,建议停药一段时间后再考虑拔牙。目前的临床研究对于停药时间的建议为至少一到两年。
  1.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 伴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如果需要拔牙,术前口腔科医生会进行风险评估。建议拔牙前戒烟2至4周,并通过深呼吸、咳嗽锻炼等肺功能等康复训练,改善通气,提高呼吸功能和心肺耐力。
  • 对于有肺部感染的患者,应在急性炎症消退、炎症控制良好后再进行拔牙。对于哮喘患者,应在哮喘控制达到良好后进行拔牙。建议患者自带应急吸入药物。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若肺功能检查结果为3级、4级,应暂缓拔牙。
  1. 肾脏疾病患者
  • 急性肾脏病(也称急性肾损伤)患者及肾病晚期伴尿毒症患者应暂缓拔牙。对于慢性肾病患者,处于代偿期,内生肌酐清除率大于50%,血肌酐小于132μmol/L,临床无症状,可拔牙;处于代偿期(接受透析)的患者,完成一次透析后,应第二天再拔牙,透析当天不能拔牙。
  1. 恶性肿瘤患者
  • 若牙齿位于恶性肿瘤中,或被肿瘤累及,拔牙可能会引起癌细胞扩散。恶性肿瘤侵犯区域放疗后3~5年内忌拔牙。放疗前需提前拔除患牙。

本文原文来自1237125.cn,作者为吴勇教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