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梦核是对千禧年的集体上坟
中式梦核是对千禧年的集体上坟
中式梦核是一种独特的网络文化现象,它通过影像切片的方式,带领人们穿越回千禧年时期的集体记忆。这种怀旧伤感的影像风格,不仅唤起了人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成为当代人面对现实压力时的一种精神寄托。
中式梦核的影像特征
中式梦核的经典符号是由记忆里的旧日图景所构成的。噪点、抖动的屏幕,空无一人的教室,古早Windows电脑屏幕上的页面,蓝色玻璃建筑,电台频道的嘶嘶声,远处传来的《鲁冰花》合唱声……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中式梦核的核心影像。
学校联欢会刚刚结束,空气中混杂着果皮味儿和土腥味儿;年轻的妈妈面部模糊,网络e族和新新人类不知所踪。夏夜漫长,打雷要拔掉电视插头。所有的意象浓缩成童年里普通的一天,在20世纪20年代,人们想在那虚构的时间里待一会儿,再待一会儿。
中式梦核的主要分类
中式梦核的影像主要分为三类:8、90年代建筑,童年相关事物,以及失去面孔的人物。
8、90年代建筑
白色底板上镶嵌着大面积蓝绿色铝合金窗户,这是千禧年前后最为常见的办公大楼。世纪交织的夏天总是燥热,末日传说和崭新未来捆绑成恐慌和期待的梦。
冷战的太空竞赛刚刚结束,社会主义风格建筑在这片土地上开花。飞碟形状的大楼还没被爆破,没有工作的嬉皮小舅依然崇尚太空,自诩为宇宙公司贾总。姥爷的头上也戴过一口接受信号的锅,去年你看到同样的景象难免有些恍惚。
放学路上你走过小城里的地标性大楼,生活是暖色调的,饱和度高,街上的人也被映照成淡蓝色。大楼上的任何一片玻璃都能让你想到《魔方大厦》,不知道童话中的玻璃房和街角那处的是不是同一个。你也常常陷入对那幢大楼的幻想中,猜测妈妈是不是童话书中的精灵,会带着你从蓝色窗户口飞走。
建筑是土地的答案,“彼岸”这词还没过时,牛仔服青年在用蹩脚的粤语学习《海阔天空》,每一寸蓝白色的亮泽度都在告诉你:彼岸一定会到达。少年宫门口刚学完舞蹈的女孩额前光亮,拎着小水桶写书法的老头中午回家吃饭,在奔向崭新的年份里,陈旧也显得崭新。
家属楼也是梦核里的重要坐标,衍生着一场场规则怪谈。那里装的还不是“原生家庭”,是你32分数学试卷和大风车吱呀吱呀转。红砖堆砌的低矮赫鲁晓夫楼平行盖起,在用不着导航的日子里,划分的方式是“厂区”。铁路俱乐部的影厅,年轻男女正谈论着:弗洛伊德哪个单位的,分没分房。父亲还没坐在云端抽烟,制服上混杂着洗衣粉和铁的味道,你很久没闻到了,铁的味道是一种冷味儿。木色家具将整个屋子笼罩成橙黄色。饭菜的香气,掩映着微弱光的大头电视机,父亲母亲和你,简单的生活,像胶水一样黏合成一种温馨。
家用电器并不多,电视机、电冰箱、小品里的手电筒,三天两头就不制冷的绿色电冰箱,还总让5毛钱的提子雪糕化成汤。
如今你站在便利店的冷柜前,找不到记忆中的同款,每次只是在那儿驻足一会儿,像一种礼拜。
童年相关的事物
童年梦核是由玩耍和学习构成的光景。在双职工还大面积存在的日子里,“寄宿”成了一种必然选择。姥爷把屋子烧的暖和,86版《西游记》一放就是一整天,村子里流传着老疯头的传说,你握紧姥姥温暖的手,伴着姥爷低音量的电视声入睡,窗外蔓延着北风、大雪、传说,你只觉得安全。
公园是跨越世纪的梦核产物。当年的约架圣地朝阳公园,还能看到巨大的七星瓢虫形状厕所。
配色鲜艳,造型诡异,大面积的粉绿黄色铺展面前,卡通动物们似笑非笑从不同角度凝望着你。
图源@糖醋鱼干
每一樽都是一幅《蒙娜丽莎》,暗黑童话般的景象,叩问着你那份童年的温暖是否真实存在过。
图源@糖醋鱼干
划船的小鸭子已经斑驳,碰碰车的顶棚翻新过几次。但只要钻进红色滑梯,就能在2000年短暂冗长的停留一秒。如果盯着公园里的水面看上几秒,恭喜你,获得了和上班一样的沉底窒息感。
忘记新学期是怎么开始的了。梦核里的学校场景总是在热闹氛围中叠上浓重的孤独。走廊尽头有人在呼唤你的名字,你朝着那扇门奔跑,却像梦魇一样怎么也到不了尽头。暑假作业做完了吗?数学这次考了几分?很幸运,当时能让你担心的只有这些。
轻松一下Windows98,微机课是需要穿鞋套的,女孩在玩换装游戏,男同学痴迷反恐精英,扫雷打到了全国前几,屏幕右下角的小狮子经常睡着。
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没有带有仪式感的最后一课,忘记告别。
醒来才明白奥登的那句:在这里相逢并拥抱的朋友已经离去,各自奔向各自的错误。
失去面孔的人物
中式梦核里的人物面孔模糊。每个影子都像是巨大核场里的NPC,你我他都能代入其中。我们拥有同一个母亲,同一个戴眼镜的严厉老师,同一个没来得及触碰未来,小学就溺死在水库里的不熟同学。
图源@早坂纪夫
死去几年的亲人出现在梦中,姥爷在放学的路上冲你招手。是否记忆里的一切只是一场游戏,它从未发生。是否这些年只是他们目送着你离去,或是你目送所有人远走。宇宙是否有尽头,时间是否有长短,过去的时间在哪里消失,未来的时间又在何处停止。新闻播报里失踪的儿童是不是你。
图源@早坂纪夫
你挥舞手臂想抓住些什么,醒来已是21世纪的Q1末期。
中式梦核的情感内涵
中式梦核是一个时空收容所,在现实无力挣扎的人都在此刻完成一场浪漫逃离。逃往旧世界的坟墓,待一会儿,亲切又恐惧。千禧年是总被怀念的模糊节点,驶向未来的列车似乎能平等搭载每一个人。“焦虑”是不存在的,“内耗”是还没被发明的,“快乐”是朴实的唾手可得的。我们相约98,我们去2000,我们知道“甜蜜的梦啊谁都不会错过”,玉山白雪飘零,少年的心还是会被燃烧的。谈论梦想还不是件可耻的事,所有的青春忧愁都凝聚在爱与恋里,风一吹便成了《哭砂》。
我们想尽办法重回那蓬勃有生命力的日子,用CCD,买DV机,画Y2K仿妆,在网上捡拾些中式梦核碎片沉浸几秒,感觉尸体暖暖的❤️。关于为啥想逃离,我不说你也知道。过得不好呗,鸭梨山大呗,生活无力又无意义呗,和小时候想象的世界完全不一样呗。小时候听大人描绘大海,长大后亲眼见到大海,才发现,好家伙,这不臭水沟嘛!在泥潭里待久了,人也变得绵软。累了,闭上双眼,牛顿老爷爷告诉你会自己下陷;醒着,痛苦挣扎,没想到吧,下陷加速度啦!长大后的世界成了真假美猴王大赏,六耳猕猴自己都得说:我就站在你面前,你看我有几分像从前。古语有云:就像是一场梦,醒了还是很感动。这话就是中式梦核最贴切的slogan了。梦核是多数人快速找回记忆的模糊线索。过去是安全的,即使它对过去的人很残忍。过去的都过去了,模糊的曾经能够标注甚至是见证我回忆的东西,才是最好的答案。梦核视频出现的那一刻,像一场短暂的旧梦浮现,中式梦核的内核有点像日本的物哀,也有点像东晋桓温的怅然落泪,树犹如此,人何以堪。都是人对于时光的伤感。
做个中式梦核的梦吧。你回到了初中的校园,夕阳西下,只有你一个人。
设计/视觉 Ela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