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孙氏家族
乐安孙氏家族
乐安孙氏家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重要地位的家族,其基因遗传标记为O-MF67585,形成时间可追溯至1910年前。通过基因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家族的渊源、分布和历史地位。
基因家族介绍
家族遗传标记为 O-MF67585,共祖时间约为 1910 年前,推测为乐安孙氏家族。目前,该类型占中国男性人口的比例约为 0.05%,孙姓为第一大姓,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天津及东北三省等省市。
溯源分析
姓氏关联
根据23魔方祖源数据库统计,孙姓男性群体内父系属于O-MF67585类型的用户占 1.33%,是该类型全国男性人口占比(约为 0.071%)的 18 倍多。
同时,在父系属于O-MF67585类型的汉族群体中,孙姓用户占 26.03%,是孙姓全国人口占比(约为 1.38%)的 18 倍多。
据此我们推测O-MF67585类型可能对应一支以孙姓为主体的家族。
形成时间
据推算,O-MF67585类型共祖于 1910 年前,即共祖的生活年代大约在东汉时期。
分布情况
目前,O-MF67585类型约占中国男性人口的 0.05%,主体散布于环渤海及东北地区,其中在山东占比最高,约占当地男性人口的 0.15%,在河北、天津、辽宁、黑龙江、吉林、北京等省市也有较多分布。
孙姓来源复杂,历史上的孙氏宗支也支脉繁多,比较著名的有南北两大宗派,一是吴地的富春孙氏,一是齐地的乐安孙氏。
古乐安郡辖境大致涵盖于今山东滨州市东部、淄博市西北部、东营市南部及寿光市一带。O-MF67585类型人口的主要分布区域与古乐安郡重合度较高。
根据该孙氏家族的人口体量、分布特征,结合用户的家族溯源问卷及对环渤海地区的孙氏家谱信息整理,发现O-MF67585类型可能对应乐安孙氏家族。
家族详情
家族情况介绍
乐安孙氏最早见于史册者有孙叔然、孙旂。《三国志·魏书·钟繇华歆王朗传》:「时乐安孙叔然,受学郑玄之门,人称东州大儒」。《晋书·卷六十·列传第三十·孙旂传》:「孙旂,字伯旗,乐安广饶人也」。
唐代《贞观氏族志》中所收「青州乐安郡七姓」中,孙姓列为第一,可知乐安孙氏在隋唐之际仍是当地的大族。由此可知,乐安孙氏不晚于三国魏晋时期便活跃于当地。
姓氏分布
目前,属于该类型的用户中,孙姓占比为 26.03%,为第一大姓,此外徐、王、张、李、刘、蔡等姓占比也较高。
人口分布
目前,该类型占中国男性人口的比例约为 0.05%,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天津及东北三省等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