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鉴定:从显微镜到DNA,揭秘皮革材质鉴定技术
皮革鉴定:从显微镜到DNA,揭秘皮革材质鉴定技术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皮革制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皮革材质的鉴定变得越来越重要。从QB/T 1333-2010《背提包》到QB/T 1002-2005《皮鞋》,诸多产品标准都对皮革材质标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文将介绍几种主流的皮革鉴定方法,包括显微镜法、感官鉴定法、红外光谱法和DNA鉴定法。
皮革材质鉴定的基本方法
1.1 皮革显微镜鉴定方法(ISO 17131:2012)
皮革显微镜鉴定法通过比对材料的横截面在显微镜或电镜下的图像,和已知种类皮革标本的截面镜像图,观察皮板纤维以及人造材料和纺织材料的形态特征,从而鉴别测试样品的材质。
该方法主要用于鉴别皮革、再生革、人造革、仿皮超纤布。采用的设备是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需要至少放大20倍,部分材料至少放大500倍。可以通过喷射合适的电子或金属粒子涂层,以获得更加清楚的扫描电镜图像。
但是标准中只提供了牛皮(图一)、羊皮(图二)、山羊皮(图三)、猪皮(图四)、牛反绒皮、超纤布、PVC合成材料、PU合成材料、皮纤维板,以及一些纺织材料压合皮纤维、合成材料压合皮纤维。皮革种类的镜像图比较有限,故该方法主要用于区分皮革和其他材质,不适于皮革材质的生物物种鉴定。
1.2 感官鉴定法
目前行业内采用较多的是感官鉴定法,该方法主要依赖鉴定人员对动物毛皮的认知和经验,检测结果的主观性较大,尚未出台具体的参考标准。
1.3 红外光谱法和DNA鉴定法
另外,行业内也在开发红外光谱法和DNA鉴定法。红外光谱法通过分析皮革的红外光谱特征来鉴定其材质,而DNA鉴定法则通过分析皮革中的DNA来确定其生物物种来源。这两种方法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但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尚未广泛应用于实际检测中。
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皮革鉴定方法也在不断进步。从传统的显微镜法到新兴的红外光谱法和DNA鉴定法,这些技术的发展为皮革行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普及,皮革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将得到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