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CA—川普的竞选战歌
YMCA—川普的竞选战歌
热热闹闹的美国大选结束了,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场面就是特朗普集会中反复播放《YMCA》,那首耳熟能详的迪斯科曲子。每次这首歌一响起,川普都会跳起最近爆火全网的川式手势舞,台下的支持者也都开心地比划着YMCA四个大写字母,现场俨然成了迪斯科派对。那这首经典老歌是怎么成了他的“战歌”的?
欢乐气氛
《YMCA》发行于1978年,歌名其实是“基督教青年会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的英文缩写。基督教青年会(YMCA)是个非营利机构,最早是为年轻人提供住宿、健身、活动的地方,后来成为美国很多人社交、聚会的选择。感觉上有点像我国深受文艺青年喜爱的青年旅舍。
虽然这个机构最初带有宗教背景,但70年代的YMCA早已变成了自由、多元的象征,也成为LGBTQ群体的一个社交场所。歌曲的旋律轻快、歌词朗朗上口,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跳舞,配上简单的“Y-M-C-A”手势,随便谁都能跟上节奏。对特朗普竞选团队来说,这正是他们需要的现场氛围:简单、快乐,让人一下子就能放松、嗨起来。
全民神曲
Village People的大多数歌曲都带着浓厚的迪斯科风格,但《YMCA》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从发布至今一直是经典。它不仅仅是LGBTQ社群的象征,更是跨越时代的全民金曲:从年轻人到中老年,基本上听到《YMCA》就能一起哼唱或跟着比划。这种全民皆知的氛围很适合竞选集会,能一下子带动气氛,也让现场的不同年龄层都有亲切感。谁能抗拒一个自带欢乐的“Y-M-C-A”呢?
社区情怀
虽然《YMCA》背后有LGBTQ象征意义,但对更广泛的文化背景来说,它也是一种对“美国社区”生活的怀念和向往。基督教青年会在美国社区中的历史非常悠久,早期许多城市的YMCA中心给年轻人提供住处、健身设施、各种课程,逐渐成为一个社区活动中心。对一些美国选民来说,听到《YMCA》不禁让人想到那些简单又充满活力的社区生活。这种“美国传统价值观”正好符合特朗普对“普通美国人”的呼吁,因此也更能引发情感共鸣。
版权问题
众所周知,Taylor Swift为代表的大多数歌手和艺人都不太待见特朗普,他们并不希望自己的作品和政治活动挂钩,更别说给自己不喜欢的人使用。但Village People却破例允许特朗普使用《YMCA》。这在特朗普竞选音乐选择上至关重要,因为版权问题常常是个雷区。村民人乐队公开表示特朗普可以播放《YMCA》,不仅给了他竞选集会一个知名曲目,也避免了不必要的争议。对特朗普团队来说,这简直就是送上的一个“合法金曲”。
亲民影响
特朗普毕竟是个亿万富豪,而支持他的选民却大都是劳苦大众。他需要找到一个桥梁来拉进和选民的距离,音乐是个最好的选择。在竞选集会上,特朗普不仅播放《YMCA》,自己也会跟着摆出四个字母的手势,看起来随意又带点滑稽,意外地贴近普通人。这种即兴的表现其实也让他的形象更“接地气”,传达出一种轻松和幽默感。对特朗普的支持者来说,这样的场景也能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候选人不仅仅是高高在上的政治人物,而是“和大家一起玩起来的普通人”。
总结
所以,为什么《YMCA》会成了特朗普的“战歌”?其实是因为这首歌既可以制造欢乐的氛围,又有年代感,适合不同年龄层、不同背景的美国人。它象征着一种“传统美国”的社区精神,又自带包容与多元的象征意义。更重要的是,它一播放,大家的心情都能瞬间被带动起来。加上村民人授权没问题,让这首经典曲目成了特朗普竞选集会中的亮点。
所以,下次当你听到这首歌时,不妨想想它从70年代迪斯科神曲到今天竞选“战歌”的转变,也许就能理解它对现场每一个人来说的不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