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春逢耕者
首春逢耕者
南楚春候早,余寒已滋荣。
土膏释原野,白蛰竞所营。
缀景未及郊,穑人先偶耕。
园林幽鸟啭,渚泽新泉清。
农事诚素务,羁囚阻平生。
故池想芜没,遗亩当榛荆。
慕隐既有系,图功遂无成。
聊从田父言,款曲陈此情。
眷然抚耒耜,回首烟云横。
——唐代·柳宗元《首春逢耕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楚南一带春天的征候来得早,
冬天的余寒未尽,草木的生机却已萌发。
原野的泥土释放出肥力,
像冬眠的动物争相在上面安家。
春天的景象还没装点到城郊,
农民便已结伴耕稼。
园林中传出鸟儿婉转的叫声,
水泽边新泉清澈见底。
农事确实是平常的事务,
但被囚禁的人却无法参与。
想起故乡的池塘已被荒芜,
遗弃的田地长满了荆棘。
虽然羡慕隐居生活,但已有牵挂,
想要建功立业却又一事无成。
姑且与老农交谈,
详细地诉说这番心情。
依恋地抚摸着犁耙,
回首只见烟云横空。
注释
南楚:指永州,柳宗元贬官后所居之地。
春候:春天的节候。
余寒:残余的寒气。
滋荣:生长繁盛。
土膏:肥沃的土壤。
白蛰:冬眠的动物。
缀景:点缀景色。
穑人:农民。
偶耕:两人并耕。
款曲:殷勤周到。
鉴赏
此诗写的是诗人来到永州第一年即公元806年(元和元年)早春的情景。一天,诗人独自出游到永州郊外,目睹到一幅在长安做京官时不曾有过的春意盎然的田园图景。原野上清泉涌流,草木萌蘖,鸟语花香,更有农人春耕正忙。诗人倍感新奇与兴奋,以饱蘸深情的笔,记下了这赏心悦目的幕幕景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柳宗元来到永州第一年即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早春。一天,柳宗元独自出游到永州郊外,目睹到一幅在长安做京官时不曾有过的春意盎然的田园图景,记下了这赏心悦目的幕幕景象。
简析
《首春逢耕者》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开头八句写早春的南国之野;中间八句写诗人向农夫倾诉郁结在胸中的郁闷;最后两句写诗人耕作时的欢快情景。全诗格调清新,用语流畅,写景、抒情和叙事有机结合,情景交融,显得恬静淡雅;诗人以朴实的笔调写事、以诚笃的心写实,朴诚的人格跃然纸上。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出身河东柳氏,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