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垂盆草:从传统应用到现代研究的全面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垂盆草:从传统应用到现代研究的全面解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yaopinnet.com/zy/yaocai/ChuiPenCao.htm

垂盆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垂盆草,包括其基本信息、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现代研究、临床应用、原形态特征、栽培技术以及性状鉴别等。

基本信息

  • 药材名称:垂盆草
  • 拼音名称:Chui Pen Cao
  • 别名:狗牙半支、石指甲、半支莲、养鸡草、狗牙齿、瓜子草
  • 科属:本品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全草。
  • 产地:全国均产,多为野生。

性味归经与功效

  • 性味:甘、淡,微酸,凉。
  • 归经:归肝、胆、心经。
  • 功效:利湿退黄,清热解毒。

应用范围

  1. 水火烫伤及痈肿疮疡:本品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功效,可用鲜草洗净捣汁外涂;也可煎汤内服,并用鲜草洗净捣烂外敷,以消痈退肿。

  2. 毒蛇咬伤:垂盆草善解蛇毒,可单用鲜草半斤,用冷开水洗净,捣烂绞汁内服,每日一至二次;也可配合其他药物煎汤内服,并用鲜草洗净捣烂外敷。

  3. 湿热黄疸:本品能入肝胆,具有清热利湿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热黄疸之症。近年来,临床上单用本品治疗肝炎(包括急性黄胆性肝炎、急性无黄胆性肝炎、以及绵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的活动期),对降低血清转氨酶有一定的作用,且可改善患者的口苦、胃口不好、小便黄赤等湿热症状。

此外,本品近又用于癌肿。

用法用量

煎服,15~30g,鲜品250g倍。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

脾虚腹泻者慎服。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鲜用或干燥。

炮制工艺

除去泥沙杂质,干品切段。

现代研究

  1. 化学成分:全草含有消旋甲基异石榴皮碱、二氧异石榴皮碱、3-甲酸-1,4-二羟基二氢吡喃、N-甲基-2β-羟丙基哌啶、垂盆草甙、β-谷甾醇、甘露醇和氨基酸及葡萄糖、果糖和景天庚糖。

  2. 药理作用:垂盆草注射液、水提液有抗菌作用,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垂盆草注射液及提取物对实验性肝损伤有保肝降酶作用,可降低肝损伤动物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有效成分可能是垂盆草总氨基酸和垂盆草甙。此外,垂盆草甙能显著抑制细胞免疫反应。

临床应用

  1. 治肝癌:垂盆草、半枝莲、生瓦楞、石燕各30克,漏芦、薏苡仁各15克,当归、丹参、红花各9克,八月札、白芍、陈皮各6克水煎3次分服,日1剂。能使症状消除,肝肿缩小。

  2. 治白血病:垂盆草、猪殃殃各30克,羊蹄、狗舌草、紫草、生地、黄精各15克,当归、丹参。赤芍各9克,川芎甘草各6克水煎2次分服。能使临床症状完全或部分缓解。宜于急性各型。

  3. 治肺癌:垂盆草、白英各30克,水煎服,日1剂。坚持服用,能使病情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病灶逐渐缩小。

原形态特征

垂盆草为多年生肉质草本。全株无毛。根纤维状,不育茎匍匐,长 10-25cm,接近地面的节处易生根。叶常为3片轮生;叶片倒披针形全长圆形,长1.5-2.5cm,宽3-7mm,先端近急尖,基部下延,狭而有距,全缘。聚伞花序,项生,有3-5分枝,花小,无梗;萼片5裂,宽披针形,不等长,长3.5-5mm;花瓣5,黄色,披针形至长圆形,长5-8mm;雄蕊10,2轮,比花瓣短;鳞片5,楔状四方形,先端稍微凹;心皮5,长圆形,略叉开,长5-6mm。蓇葖果,内有多数细小的种子。种子卵圆形,表面有细小的乳头状突起。花期5-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600m以下的向阳山坡、石隙、沟边及路旁湿润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栽培技术

  1. 生物学特性:喜阴湿环境,较耐寒,适宜肥沃的砂质壤上栽培。

  2. 繁殖方法

  • 分株繁殖:北方于春季4-5月,挖出全林,分株后按行株距30cm×15cm栽种,每穴l-2株。
  • 扦插繁殖:截取健壮枝条,扦插于苗床中,经常保持床上湿润。L0d左右即叶生根,成活率90 %以上。
  1. 田间管理:生长期间注意松土除草,为了预防高温季节日照过强,可适当间作白凤仙、决明子、望江南或其他中草药遮荫。

性状鉴别

  1. 性状鉴别:干燥全草稍卷缩。根细短,茎纤细,棕绿色,长4-8cm,直径1-2mm,茎上有10余个稍向外凸的褐色环状节,节上有的残留不定根,先端有时带花;质地较韧或脆,断面中心淡黄色。叶片级缩,易破碎并脱落,完整叶片呈倒披针形至矩圆形,棕绿色,长1.5cm,宽0.4cm。花序聚伞状;小花黄白色。气微,味微苦。

  2. 显微鉴别:茎横切面:表皮为1列类长方形细胞,外壁增厚。皮层约为茎的2/3,内外侧l-2列细胞的壁呈连珠状增厚,非木化。维管束外韧型。髓部三角形,细胞壁厚,非木化,有明显的孔沟,胞腔狭小。

  3. 理化鉴别

  • 取本品粉末10g,置于索氏提取器中,用丙酮回流提取6h,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约2ml,加等体积的水溶解,再减压轴尽丙酮,得叶绿素状物。加适量水溶解(少量多次,总共约10ml),滤过。水液减压抽干,加甲醇2ml溶解,再加硅胶l-2g拌和,干燥后装入盛有硅胶10g的层析柱上端(内径约1.5cm),以氯仿一甲醇(5:1)冲洗,弃去最初洗脱液约35ml,收集以后的洗脱液约80ml,蒸干,残渣作以下试验:
  • (1)取残渣少许,加固体二氧化锰约10mg,于小试管中混匀,管口覆盖1张滤纸小片,用橡皮筋扎紧密闭,并于纸上加10%硫酸亚铁溶液1滴,再加20%氢氧化钠溶液1滴,将试管置火上小心加热,待管内冒烟后移去火源,加浓盐酸1滴于纸片上,即显蓝绿色。(检查脂肪族氰基)
  • (2)薄层色谱 上述洗脱液浓缩后为样品液。用垂盆草甙照品制成对照品溶液,取样品液及对照品液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一甲醇(8:3)展开,展距6cm,喷以30%-50%硫酸液,于110℃下加热5-10min显色,样品液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处,现相同的黑色斑点。


垂盆草


垂盆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