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剧惊现张信哲?是真的,还有更多“中式梦核”,近期密集上线→
年代剧惊现张信哲?是真的,还有更多“中式梦核”,近期密集上线→
近期,年代剧《致1999年的自己》热播,剧中张信哲与角色卡门的互动场景引发热议。这部以世纪之交的上海为背景的年代剧,不仅收获了7.6的豆瓣评分,更被观众誉为中国版《请回答1988》。而随着《六姊妹》等多部年代剧的密集上线,这一题材正迎来新的发展高潮。
卡门:阿哲我好喜欢你!你的每张专辑我都会买,每首歌我都会唱!
张信哲:真的?新专辑的歌会唱吗?
卡门:会啊!“你的心回不去了,对不对?”(努力但走调……)
在近日播出的年代剧《致1999年的自己》中,名叫“卡门”的上海女高中生追星“情歌王子”张信哲,现场高唱阿哲新歌,还收到了阿哲送出的润喉奶茶,让网友忍俊不禁。
这并不是卡门与张信哲的唯一一次见面。十年后的高中同学聚会,张信哲又作为惊喜嘉宾出场了。已经成为经纪人的卡门小心翼翼地与偶像拥抱,瞬间红了眼眶。
屏幕里的callback也让屏幕外的歌迷大呼:“卡门就是在演我啊!”“我也看哭了,卡门就是追星楷模!”
《致1999年的自己》讲述了世纪之交上海工人新村里五个普通家庭的温情故事,豆瓣开分7.5,现已微涨至7.6,被一些观众视为中国版《请回答1988》。该剧已经收官,但年代剧题材最近隐隐有集中爆发之势。
改编自豆瓣8.5分同名小说的《六姊妹》讲述了淮南小城的何家六姐妹从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的命运浮沉,开年就拿下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收视单日史冠,大屏点播指数连续5天日冠,目前仍在更新中。
看到这种以南京长江大桥做背景的全家福,谁的DNA动了?剧中一家人围坐吃饭的深色木质餐桌椅、沙发扶手上的蕾丝盖布、床铺墙壁间张贴的旧报纸、刷红漆的门窗格、旧挂历、复古收音机、麦乳精罐头以及带着碎花元素的窗帘床单,都是带着年代印记的“中式梦核”单品。
爱看年代剧的80后观众梁蕾表示:“剧里那种邻里之间啊、兄弟姐妹情啊,现在的小孩没经历过。这四、五十年发展太快了,能让我们回味的东西就特别地珍贵。为什么现在一到过年,大家就喜欢聚在一起?可能就缺这种亲情、家庭的温暖,或者这种热闹的气氛。”
昨天还有热搜称,改编自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围绕京杭大运河边三代人故事的《北上》预计将接档《六姊妹》播出。算上去年年底的《小巷人家》,三个月中有三、四部年代剧密集上线。
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副院长陈晓达分析,这与行业生态、社会情绪、政策导向等多重因素都密切相关。“现在学界比较流行的说法叫‘温暖现实主义’,从去年的《繁花》《南来北往》《小巷人家》……连微短剧都要穿越到八零年代当后妈了。原来动不动的神剧、古偶剧、爱情剧,都太悬浮了。当下的时代转型期,观众对真实感和确定性的需求增强,对贴近生活的故事有共鸣。”
年代剧是“平民史诗”,它通过人物成长、细节沉淀,跨越几十年、半个世纪的人生起伏,展现个体的坚韧和温情,再呼应一些历史节点,通过小人物的视角传递主流价值观,能够提供这种情感共鸣和集体记忆。“如果说古偶剧的观众可能局限在年轻人里的话,年代剧能精准击中中老年群体的怀旧情绪。‘熟龄观众的基本盘是稳的’,再有一些有观众好感度的流量演员加入,它就可以在年轻观众中破圈了。”
《致1999年的自己》中的李昀锐、《六姊妹》中的沈月、《小巷人家》中的王安宇都是这样的新鲜血液。陈晓达自己也带着儿子在追《1999》,年代剧“合家欢”的属性得到验证。“就像这次《哪吒2》爆火一样的道理,年代剧是全年龄段的。因此它会成为资本方布局中不怕‘塌房’的一张‘安全牌’,各大平台都在投资,国家也重视。通过个人、家庭和命运三个维度的精品化群像塑造,还可以展现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不过受制于制作条件,年代剧肯定无法一比一复刻当年,也会产生一些槽点。比如《六姊妹》中的大姐何家丽,剧中角色20岁出头时由已经50岁的梅婷接棒28岁的沈月出演,就让很多观众无法信服。与早年间的年代剧相比,现在的年代剧大多改编自已经获得成功的文学作品,也做了更为当代性、年轻化的表达,创作出精品的概率很高。陈晓达希望,能延续这种良好趋势,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