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史笔记134 :英王爱德华三世为什么能在战争中占优?(上)
欧洲史笔记134 :英王爱德华三世为什么能在战争中占优?(上)
英法百年战争是欧洲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之一。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欧洲的政治版图,也深刻影响了两国的内部发展。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关键人物和重要事件等多个维度,深入分析英王爱德华三世在战争中占据优势的原因。
1、英法这场百年战争的起因其实并不是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去抢法兰西王位,而是英格兰国王同时拥有阿基坦公爵封号,法兰西国王以此为由,非要英格兰国王对法兰西国王行封臣礼。所以1259年签订的这个《巴黎条约》完全没有可操作性。
2、阿基坦对于英格兰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领土,但也是一个难以维持的负担。英格兰国王们无法轻易放弃这块地,因为放弃意味着承认失败和失去面子。然而,维持对阿基坦的控制又需要大量的资源和精力,这使得阿基坦成为一种“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3、英格兰内部的贵族对阿基坦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他们更关心英格兰本土的事务。例如,亨利三世曾试图远征诺曼底,但贵族们并不配合。爱德华一世要求诺福克伯爵出征阿基坦,结果被拒绝,这显示了英格兰内部对阿基坦问题的冷淡态度。
4、如此这般,历任英格兰国王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到了爱德华一世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让儿子爱德华二世当阿基坦公爵,由他代替自己向腓力四世行封臣礼,这就避免了一个国王向另一个国王行封臣礼的尴尬。腓力四世要的也就是个面子,当然也就借坡下驴了。
5、不仅借坡下驴,腓力四世还把妹妹嫁给了爱德华一世,同时又把女儿伊莎贝拉嫁给爱德华二世,打算用这个亲上加亲,让英法两国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6、然而,腓力四世的这个女儿伊莎贝拉,也就是爱德华二世的王后,竟然公开与英格兰一个叫罗杰·莫蒂默的领主通奸。1327年,奸夫淫妇以极为残忍的手段谋杀了爱德华二世。爱德华二世与伊莎贝拉的儿子爱德华三世当时只有15岁,只是个坐在王位上的傀儡,实权就在伊莎贝拉和莫蒂默的手上。
7、奸夫淫妇的这个操作,自然引发了英格兰此起彼伏的叛乱,这样伊莎贝拉就非常需要得到法国的支持,所以她虽然在1328年声称应该由自己的儿子作为腓力四世的外孙继承王位,但完全只是做做样子,并没当真。反而,在腓力六世继位后,伊莎贝拉还派爱德华三世去法国,向腓力六世行了效忠礼。
8、三年后,即1330年,英格兰这边,爱德华三世决定采取行动夺回权力。他策划了一场宫廷政变,类似于中国历史上康熙皇帝擒拿鳌拜的事件。爱德华三世带着一小队忠诚的支持者夜闯王后寝宫,成功逮捕了莫蒂默,并将其处死。伊莎贝拉则被终生幽禁在修道院里。这场政变标志着爱德华三世正式掌握了英格兰的实际统治权,结束了他母亲和莫蒂默的专权时期。
9、到了1331年,爱德华三世发动宫廷政变上位已经有一年时间了,但是他仍然向法国国王表态说,上一次行的效忠礼是算数的,我就是您不折不扣的封臣。一直到1340年,百年战争都打了三年了,爱德华才开始认真地声称自己有权得到法兰西王位。
10、百年战争的第一阶段(1337-1360年)以1360年双方缔结《布雷蒂尼条约》(又称《布勒丁尼和约》)为标志。在这一阶段,英格兰表现非常出色,取得了多次重要胜利。
11、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的长子“黑太子”爱德华在这一阶段立下了赫赫战功。他在1356年的普瓦捷战役中生擒了法国国王约翰二世。这一胜利不仅极大地打击了法国的士气,还使英格兰在谈判中占据了有利地位。
12、法国为了赎回被俘的国王约翰二世,被迫同意支付50万英镑的巨额赎金。然而,由于法国经济状况不佳,他们未能全额支付这笔赎金。这成为后来战争继续爆发的一个重要诱因。
13、根据《布雷蒂尼条约》,英格兰重新获得了阿基坦和诺曼底的领地和封号,并控制了曼恩和安茹的大量领土。这些领土曾是英格兰的祖业,通过条约的签订,英格兰基本上收复了这些失地。
14、百年战争第一阶段英格兰的表现之所以能够如此优秀,原因就在于英格兰国王有更高的收税能力。英格兰的税收能力,是通过与城镇精英合作,以地方自治权换取税收支持的结果。
15、约翰一世和亨利三世父子在位期间,试图通过征税来收复失地,但这引发了贵族的反抗,导致他们被迫签署了《大宪章》和《牛津条约》,并成立了议会,向贵族让渡了部分政治权力。由于贵族们不愿意交税和出力,国王在财政和军事上遇到了困难。
16、爱德华一世继位后,意识到贵族不愿意支持他的财政和军事需求,因此他逐步增加了议会中市镇代表的比例。市镇代表愿意交税,国王可以用这些税款雇佣军队,从而减少对贵族的依赖。这种策略成为了爱德华一世之后历任英格兰国王的基本国策,即通过增加市镇代表的比例来获取税收,用税款雇佣军队,削弱贵族的影响力。
17、可是,用什么代价能让市镇代表同意交税呢?就是地方自治权。英格兰在中世纪没有常备军、警察和专职官僚机构,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很弱。1294年,爱德华一世采取了一项重要措施:放弃王室巡回法庭,让地方精英负责市镇上的司法事务,这就是治安官(Sheriff)的起源。
18、自治换税收这一过程是逐步进行的,最初治安官只负责接受诉状和拘押嫌疑人,刑事案件仍由王室司法官吏裁决。随着时间推移,地方自治权逐渐扩大,到1361年,地方治安官组成的法庭已经有权审理刑事案件。
19、法国和英国都是通过给市镇自治权来削弱贵族,法国是路易六世在位期间就开始搞了,虽然比英格兰早了一百多年,但是法国的城镇自治权是跟着主教走的,所以法国的城镇精英,也就是日后的布尔乔亚,他们手上的实权,以及心中的权利意识,与英国的城镇精英比,那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
20、从爱德华一世开始,英格兰国王是扎扎实实地放权,城镇精英的回报是扎扎实实地交税,这使得英格兰国王在征税能力上远超法国国王。除了直接税,英格兰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它的羊毛贸易。在百年战争爆发前,每年的羊毛出口关税就可以为英国国王带来1.35万英镑的收入。
21、亨利三世统治时期,贵族曾逼得他二十年收不了税,一直到王室破产才允许他收税。在他统治的64年间,英国王室平均年收入不到20万英镑,只是法国国王收入的1/3。到了爱德华一世,1294—1297年与法国打仗这几年,他总计能拿出75万英镑,要比法国国王有钱多了。英国国王系统性地、常规性地从地方征到直接税,就是从爱德华一世开始的。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