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与诉讼程序的区别及双倍赔偿金争取指南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与诉讼程序的区别及双倍赔偿金争取指南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与劳动争议诉讼程序的区别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与劳动争议诉讼程序存在多方面区别:
一是受理机构与性质不同。劳动争议仲裁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是一种准司法性质的程序,兼具行政与司法特征;劳动争议诉讼由人民法院受理,是典型的司法程序。
二是启动条件不同。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前置程序,当事人发生劳动争议,需先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三是审理期限不同。仲裁一般应在受理后45日内审结,案情复杂的可延长15日;诉讼一审普通程序审限一般为6个月,简易程序为3个月,特殊情况可延长。
四是裁决与判决的效力不同。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而法院的判决书一旦生效,就具有强制执行力,当事人必须履行。
五是审理方式不同。仲裁相对灵活,诉讼则更注重程序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劳动争议双倍工资二审会改判吗
劳动争议双倍工资案件二审是否会改判,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其一,若一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审判程序合法,二审一般不会改判。例如,用人单位确实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且符合支付双倍工资的法定情形,一审据此作出的判决若无误,二审会维持原判。
其二,若一审存在事实认定不清的情况,比如对于劳动关系的起始时间认定错误,或者对于是否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事实未查清,二审可能会在查清事实后改判。
其三,若一审适用法律错误,比如错误理解和适用关于双倍工资支付的相关法律条款,二审会依法纠正,从而作出改判。
其四,若一审审判程序违法,例如存在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未回避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形,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二审也可能会改判或者发回重审。
劳动争议双倍赔偿金如何争取
要争取劳动争议中的双倍赔偿金,可参考以下要点:
一是明确适用情形。常见的如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需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作为赔偿金。
二是收集相关证据。例如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包括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证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其他符合双倍赔偿情形的证据,如解除通知、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
三是选择合适的解决途径。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其支付双倍赔偿金,协商不成可向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时效问题,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同时,要准确适用法律,充分准备证据,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