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传导耳机常用的晶振解决方案
骨传导耳机常用的晶振解决方案
骨传导耳机通过将声音转化为机械振动,通过颅骨直接传递到内耳,实现了一种独特的听音方式。这种技术不仅在嘈杂环境中能提供清晰的听音体验,还能避免声音外泄影响他人。而晶振作为骨传导耳机的关键组件,其稳定性和精度直接影响着音质和降噪效果。本文将详细介绍骨传导耳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对晶振解决方案的需求。
骨传导耳机的工作原理
骨传导是一种声音传导方式,即将声音转化为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通过人的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传递、螺旋器、听神经、听觉中枢来传递声波。相对于通过振膜产生声波的经典声音传导方式,骨传导省去了许多声波传递的步骤,能在嘈杂的环境中实现清晰的声音还原,而且声波也不会因为在空气中扩散而影响到他人,无论是运动场景还是日常使用场景,都能轻松驾驭,从而打造更加舒适和安全的听音体验。
骨传导耳机的应用场景
骨传导耳机能够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例如,助听器可通过颞骨震动,将听觉信号直接传导到内耳,引起内耳听觉。正常人听觉就包含有骨导和气导,当然平时是以气导为主,当气导通路出现问题,比如耳道的狭窄、闭锁,没有办法用气道耳机,完全可以用骨导耳机替代。在特殊场景的需求,期间不允许大声讲话,而声音在骨头传导的损失率远远低于空气传导,而骨传导麦克风技术耳机主要是利用喉咙骨头传导。由于距离近,损耗低,只需要发出很小的声音即可能准确传递想表达的信息。
晶振解决方案
骨传导耳机对音质、降噪质量要求较高,晶振为它提供稳定的工作时钟脉冲频率是影响噪音的关键,因此选择一款稳定可靠的晶振是十分重要。在骨传感耳机应用中的晶振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 高稳定:在板频率精度需选用±10PPM,获得更好的收音效果,使其更稳定可靠;
- 低功耗:在深度睡眠模式下,晶体振荡保持不变,但处于较低的驱动强度可以降低功耗;
- 防震性:工作温度范围为-40℃~+85℃,具备较好的稳定性及防震性;
- 小型化:常见的骨传导耳机,一般体型较小,使其佩戴更舒适。
YXC 晶振推荐
在有限的空间电路板里扬兴推荐尺寸 2016 和 1612 的贴片晶振,具有小型化,高精度,低功耗,低老化特点;常见频率有:16MHZ、24MHZ、24.576MHZ、26MHZ、32MHZ、40MHZ;
YSX211SL/YSX1612SL 产品参数及优势特点如下:
- 具有小型化,高精度,满足当前热门的智能穿戴市场;
- 高稳定性,总温差达到±20PPM,常温频偏±10ppm,其精度越高越稳定;
- 符合 RoHS 标准,绿色环保,性价比优;
- 贴片式金属封装,具备优良的耐环境特性,有利于降低电磁干扰效果;
- 温度性能更好,可达工业级温度。若电路板上杂散信号过多,担心无源晶振的频率稳定性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非规律性的干扰。
为了避免造成电子产品系统紊乱,可建议选择有源晶振:YSO110TR系列。
YSO110TR 产品参数及优势特点如下:
- 可兼容多种电压 1.8V-3.3V,具备三态输出 TTL/HCOMS 兼容;
- 小型、超薄石英晶体振荡器,最小封装尺寸 1.61.20.6mm;
- 极端环境条件下具有稳定的起振特性,3ms 内起振;
- 高稳定性,总温差达到±20PPM,抗冲击振动,可靠性高;
- 工业级温度:-40℃~+85℃,在特殊环境依然能够持续稳定工作,且不易出现“温漂”现象,从而影响不到储能设备的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