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谷奇谋的成功率有多高?魏延只需精兵五千,孔明为何不答应?
子午谷奇谋的成功率有多高?魏延只需精兵五千,孔明为何不答应?
在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魏延曾向诸葛亮提出"子午谷奇谋",主张以五千精兵突袭长安,以期迅速占领关中地区。然而,诸葛亮并未采纳此计。本文将深入分析子午谷奇谋的可行性及其背后的战略考量。
子午谷奇谋的背景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刚刚率军经过马超坟墓,探子就前来汇报,说曹魏已经知道他要北伐了,并已派出夏侯楙统帅大军前来迎战了。诸葛亮正想发布作战命令,魏延突然站了出来,献出了破敌之策!
魏延认为,夏侯楙乃是曹魏的驸马,是膏粱子弟,没啥能耐,非常好对付。只需要给他五千精兵,让他从子午谷杀出,那么不出十日,他便可以杀到长安,到时候夏侯楙必定会弃城而逃,等到诸葛亮统帅大军前来,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这样的话,蜀汉便可以占领大片土地,国力得以迅速提升!
魏延的计谋乃是出其不意,打夏侯楙一个措手不及,然后等着诸葛亮大军一到,则彻底稳住局势,看起来非常不错。在不少人眼中,魏延此计,最合乎蜀汉的情况!因为当时的蜀汉,国力弱小,尤其是和曹魏相比,差距巨大,要想击败曹魏,只能通过奇谋,堂堂正正的作战,根本不可能北伐成功!再加上后续马谡失街亭,导致第一次北伐彻底失败,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赞同魏延的想法,认为应该采取子午谷奇谋进攻长安。
子午谷奇谋的可行性分析
事实上,子午谷奇谋看似亮眼,看似非常有道理,看似符合蜀汉的国情,但是他的成功概率其实是非常低的!
首先,子午谷本身比较难走,会耗费大量的后勤。而且即便蜀军后勤保障充足,想要10天就走过子午谷这么一条险路,也会耗费蜀军大量的体力,而且很可能造成不少的非战斗减员。当年曹真也想走子午谷去偷袭蜀汉,结果曹真走了一个月还没走完子午谷的一半路程,可见这条路是多么的难走,魏延想在10天内通过子午谷,无异于痴人说梦!如果魏延的运气真的非常好,成功地在10天内通过了子午谷,那么他们还能剩下多少可战之兵呢?
其次,一旦消息走路,魏延很可能全军覆没!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北伐,不可能做到消息不外露,从曹魏的反应来看,他们也是有斥候专门探听蜀军的消息,魏延率领五千精兵离开,一旦这个消息被曹魏探知,魏军在子午谷设伏,那么蜀军必定遭殃!历史上也不是没人走子午谷,但这些魏延的模仿者,最终都遭到了大败,只要敌军在出口一设伏,基本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所以说,魏延此举,风险极大!
最后,即便魏延成功通过子午谷,他也很难轻松拿下长安!在魏延的计划中,他认为夏侯楙是一个草包,懦弱无能,只要魏延率领大军出现在长安城下,那么夏侯楙就一定会弃城而逃,但问题是,谁敢保证夏侯楙就一定会逃呢?要是夏侯楙坚守城池,魏延怎么办?魏延就是再厉害,也不可能靠着区区数千人就攻破长安吧?所以说啊,魏延这种把成功希望寄托在别人逃跑的做法,有很大的问题!
诸葛亮正是看到了这些危机,所以拒绝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并说了这么一番话!
原文:孔明笑曰:“此非万全之计也。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杀,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决不可用。”
可以看到,诸葛亮已经把子午谷奇谋的漏洞都说了出来,只不过魏延不愿意承认而已。事实上,如果事情的发展都如魏延所料,诸葛亮批准了他的计划,夏侯楙也是个懦弱之人,弃城而逃,魏延最终成功占领了长安,蜀汉也不可能占领咸阳以西,相反,蜀汉还极有可能因为魏延的这个冒失之举,提前亡国!
在魏延的看法中,只要占领了长安,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可问题是,咸阳以西,真的能够一举而定吗?
当年诸葛亮不听魏延的建议,率领大军杀入陇右,直接迫降了陇右三个郡,可还有两个郡,宁死不降,死战到底。最终由于这两个郡的顽抗,导致诸葛亮派遣马谡去守街亭,阻挡曹魏的援军,随后便是街亭失守,诸葛亮后路遭到威胁,被迫撤军。试想一下,诸葛亮全军冲进陇右,打了众人一个措手不及,陇右也有两个郡宁死不降,若诸葛亮率军占领长安,威胁不到陇右,陇右诸郡又怎么可能望风而降呢?
陇右不会投降,咸阳以西,又有多少地盘会直接投降诸葛亮呢?所以说啊,魏延的那句“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完全就是扯淡,这就是魏延的一厢情愿!若诸葛亮不对咸阳以西用兵,他们不可能直接投降!到时候咸阳以西的魏军截断蜀军的粮道,曹魏中央军与地方军合围蜀军,那么蜀军就危险了!
总之,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可行性极低,成功概率非常小。而且一旦此计成功,很可能给蜀汉带来灭顶之灾,因为一旦诸葛亮大军齐聚长安,他们就很能陷入魏军的包围圈,魏军不会像魏延想象中的那样,直接望风而降,只要魏国中央军还存在,陇右等地的魏军,就会坚持抵抗,所以到时候蜀军很可能陷入腹背受敌的情况,损兵折将!而蜀国自从遭受关羽战败、刘备战败以后,军队质量本来就不高,再遭此大败,则蜀汉危矣,一战而亡,也不是没有可能!
诸葛亮的战略考量
事实上,虽然很多人认为诸葛亮谨慎过了头,但是站在蜀汉的角度来看,诸葛亮的操作还是非常正确的!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成功概率极低,而且一旦成功,很可能使得蜀军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所以诸葛亮不同意魏延的计划,诸葛亮真正的想法,乃是一步一步蚕食曹魏!
很多人都看到了蜀汉和曹魏的国力对比,认为蜀汉要想大败曹魏,只能通过奇谋,堂堂正正硬拼,蜀汉根本不可能是曹魏的对手。然而大家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当时的蜀汉,根本就输不起!荆州丢失,使得蜀汉丧失了近一半国土,实力大减,之后夷陵之败,蜀汉精锐损失殆尽,差点就此灭亡。虽然诸葛亮成功的力挽狂澜,将蜀汉重新拉入正轨,但此时的蜀汉已经不是原来的蜀汉了,此时的蜀汉实力非常弱,根本无法豪赌!
说白了,曹魏家大业大,他是输得起的,但蜀汉家业太小,他根本输不起!诸葛亮确实可以对曹魏玩奇谋,但谁敢保证奇谋就一定能赢?一旦奇谋失败,蜀汉就很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就此灭亡。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合格的执政者,诸葛亮怎么敢赌?
相比较而言,进攻陇右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曹魏家大业大,但是在陇右这块,诸葛亮的十万大军,还是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只要挡住曹魏的援兵,诸葛亮完全可以吃掉陇右,增强蜀汉的国力。就这样一步一步的蚕食曹魏,蜀汉持续做大,曹魏持续衰弱,胜负尤未可知!谁说这样就无法击败曹魏呢?
结语
总的来说,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看似不错,但其实可操作性极低!一方面子午谷不好走,容易遭伏击,另一方面就算走过子午谷,也不可能轻易拿下长安。所以说,子午谷奇谋成功概率太低了,诸葛亮不可能同意!当然了,除了这个计划本身成功概率低,诸葛亮之所以不同意,还因为另外两个原因!一是蜀汉国力太弱,人心浮动,经不起折腾,诸葛亮不敢去豪赌;二是即便拿下长安,也不可能占领咸阳以西,相反蜀军还可能因此腹背受敌。相比较而言,蚕食曹魏,才是成功几率最高的做法!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