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老话说:50不造屋,60不种树,为何50岁禁止建房?有啥说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老话说:50不造屋,60不种树,为何50岁禁止建房?有啥说法?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0FNBJUE0512W93K.html

“50不造屋,60不种树”这句古训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但其真正的含义却鲜为人知。这句古训并非禁止50岁以后建房、60岁以后种树,而是提醒人们在晚年阶段要量力而行,合理规划生活。

首先来看“50不造屋”。这并不是说50岁以后就不能建房子,而是提醒人们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和身体状况来决定是否建房。如果经济宽裕且身体硬朗,当然可以建房;但如果经济条件一般,就不必在晚年还为建房操心。因为50岁以后,挣钱能力下降,花钱的地方却很多,应该把钱花在刀刃上。而且建房不仅耗时耗力,还会对身体造成负担,可能会影响晚年的生活质量。

再来看“60不种树”。树木生长缓慢,一般需要十年以上才能成材。对于60岁的人来说,等到树木成材可能已经70多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很可能无法享受到种树的成果。因此,与其把时间和金钱投入到长期看不到回报的事情上,不如把精力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比如为养老做准备。

这句古训后面还有半句“七十不做衣”,意思是人到七十岁后,不必再费心制作新衣服,因为年纪大了,新衣服穿不了几次。类似的古训还有很多,比如“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都是提醒人们要尊重老人的意愿,不要违背他们的生活习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俗语和老话凝聚着古人的智慧,是对后世子孙生活经验的总结。虽然如今人们的平均寿命已经大大提高,但这句古训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应该量力而行,合理规划生活,避免不必要的劳作和付出。

这句“五十不造屋,六十不种树”虽然看似简单,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却非常深刻。它告诫人们,在人生的晚年阶段,应该更加注重保养身体、享受生活,而不是过分追求物质上的满足。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