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又一家中国光伏龙头企业进军异质结,细品这一颠覆性技术下蕴含了哪些投资机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又一家中国光伏龙头企业进军异质结,细品这一颠覆性技术下蕴含了哪些投资机会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492657.html

8月4日,晶澳科技与金石能源就“异质结电池装备项目”正式签约,这也标志着又一家中国光伏龙头企业进军异质结!

据悉,此次双方的合作模式为采购金石异质结电池核心装备,并且由金石能源全面提供产线布局设计、产线规划、效率保证、技术支持与服务等。

晶澳年报信息显示,未来二三年,公司的Percium+电池技术将继续得到优化,进一步提升效率和稳定性。同时利用超大尺寸硅片,在现有的量产P-型Percium+电池及组件技术基础上,可使组件功率达到600W,进一步降低组件单瓦成本。N型高效电池中试线转换效率稳定在24%,通过工艺提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具备大规模量产条件。同时,研发中心在积极准备异质结高效电池的中试线,今年下半年陆续试产,实现未来更高功率组件的远景规划。

依托先进制程能力、工程量产能力和装备开发能力三位一体的核心竞争力,金石能源在异质结装备,特别是在PECVD和PVD等核心设备上,拥有整套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走在了行业前列。

**国内光伏产业能快速发展,对于新技术的不断探索是重要原因之一,而这种探索必然带来技术路线之争,行业进入成熟期后,看似已经尘埃落定,但是对于目前行业内的企业来说,这种技术路线的斗争却更加残酷,斗争的核心是更高的转化效率与更低的成本。”

对当前的主要的三大技术路线之争,我们也做过总结,分别是:硅片的大尺寸之争、双玻与透明背板之争、HJT与TOPCON之争。**

HJT与TOPCON之争

HJT与TOPCON是目前光伏电池PERC技术的下一代,从技术上来说,相比TOPCON,HJT在转化效率与成本上都更具优势,是革命性的技术,而TOPCON是PERC的延伸技术,优势在于与目前的PERC技术兼容性更好,对于目前的厂家来说,生产线改造成本更低。

我们认为,从未来2-3年的时间维度看,因存量PERC电池体量较大,叠加新上HJT 产线短期不具备性价比等因素,PERC产线有较强的TOPCon升级需求来提升电池转换效率,TOPCON或许将在一段时间内占据主流;但是从更长的时间段来看,新增产能的爆发将更多地采用更具技术优势的HJT技术,将成为未来的主流技术路线。

目前,主流的电池片厂商采用的依然是PERC技术,据不完全估计,2021年主流PERC电池片厂商规划的新增产能达 143GW,为历史最高值,但是,受技术限制,转换效率已接近 24%的理论极限,未来提高空间有限。

预计 2021年PERC扩产潮将达到顶峰、此后各大厂商再扩PERC产能意愿有限,更多精力将用于布局 HJT、TOPCon 等新技术路径电池,因此,2022-2023年将是HJT和TOPCON技术爆发之年。

现状与爆发

从PERC的推广历史来看,2017年,在国产PERC设备成熟后,转化效率提升叠加产线成本下降,产能迅速扩张,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从渗透率来看,2017年常规 BSF电池依然占据主流地位,市占率仍高达 83%。但是随着PERC电池经济性得到产业认可,PERC 市占率从2017年的15%上升至2020年的86%,短短4年时间渗透率提升近6倍,全面替代BSF 电池、爆发力极强,快速放量成为市场主流的技术路线。

我们认为HJT与TOPCON极有可能复制这个过程,而具体来看,HJT更具技术优势,更有发展潜力。

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HJT)是在晶体硅上沉积非晶硅薄膜,它综合了晶体硅电池与薄膜电池的优势,具有转换效率高、工艺温度低、稳定性高、衰减率低、双面发电等优点,技术具有颠覆性。

电池竞争的核心是转化效率与成本,而HJT在这二者上都有优势。在转化效率上,HJT效率潜力超28%,远高于PERC电池。根据浙商证券测算,HJT在25年全生命周期综合发电量较PERC高15%-20%;在成本上,HJT工艺流程更简化,降本空间更大,HJT只需4道工艺,相比PERC(8 道工艺)和TOPCon(9-12 道工艺)成本更低。

投资机会

HJT共有四大工艺步骤,分别是制绒清洗、非晶硅薄膜沉积、TCO 制备、电极制备,对应的设备分别为清洗制绒设备、PECVD 设备、PVD/RPD 设备、丝网印刷设备,在设备投资额占比分别约 10%、50%、25%和15%。

在投资机会上,PEVCD设备占据所有工艺中最高的价值,是HJT设备的核心,值得重点关注;此外,由于HJT技术壁垒较高,具有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的企业更具竞争力,预计行业的集中度将逐步提升,形成2-3家龙头企业。

根据浙商证券测算,2025 年 HJT 设备市场空间有望达419亿元,2020-2025 年 CAGR达80%,其中PECVD设备规模达210亿元,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若按此市场规模,则龙头公司的市值有望超过千亿元。

文章来源: 世纪新能源网,迷人的博士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