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反复折磨,怎么办?多管齐下治疗是关键
眩晕反复折磨,怎么办?多管齐下治疗是关键
在临床上,有时会遇到患者对治疗效果不满意,对医生说“再多加点药是不是好的更快?”,“再多住两天院是不是能恢复的更好?”,“都已经做了手术了,为什么还会头晕?”。这些患者都片面地认为眩晕疾病的治疗是单纯靠药物或者手术就可以完成的。其实,眩晕疾病的治疗远没有那么简单,治疗也不仅仅是吃药打针做手术,需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药物治疗是基础的治疗手段,也是最直观的治疗手段。应用药物的目的是为了消除致病微生物、减轻炎症或免疫反应、改善血液循环、改善神经功能等。在应用药物时,医生除了想到其治疗作用以外,还要时刻牢记其潜在的毒副作用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并不是药物用的越多、剂量越大、疗程越长效果就越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手术治疗对于眩晕疾病来说是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采取的最后手段。保守性手术由于疾病的病理机制不明或者手术的控晕机制不明,均有一定程度的无效可能。破坏性手术往往会造成内耳功能的不可逆损伤,需要术后长期的康复训练。再考虑到手术相关的风险,一般不将其作为首选的治疗方式。
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睡眠障碍等均对全身器官的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也包括内耳器官。因此,在治疗眩晕疾病的同时也需要对基础疾病进行积极的干预,将其控制在稳定的状态。另外,某些眩晕药物对基础疾病也可能有一定的影响,比如糖皮质激素对于血压、血糖和睡眠的影响。因此,对于一个完整的个体来讲,我们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从整体上进行治疗。
生活方式的调整是许多疾病治疗的重要保障。充分的休息是疾病恢复的前提,饮食、情绪等方面的不良因素也会对疾病的恢复过程产生负面的影响。即使在规范的药物治疗的情况下,长期的饮酒和熬夜也会导致眩晕病情的加重。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因此,在遇到治疗效果不好时,不要片面地只考虑到药物或手术,还要想到其他方面的原因。大多数疾病经过系统的规范的综合治疗,都可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