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离职赔偿金计算标准及常见纠纷处理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离职赔偿金计算标准及常见纠纷处理指南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66law.cn/laws/111777.aspx

在职场生涯中,离职是每个劳动者都可能遇到的情况。无论是主动辞职还是被动辞退,了解离职赔偿金的计算方法和相关法律规定对于维护自身权益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离职赔偿金的计算标准、经济补偿金的适用范围,以及在离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纠纷及应对建议。

离职赔偿金怎么算

  1. 计算离职补偿金的方法:根据员工在公司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离职补偿金;工作年限在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离职补偿金。

  2. 根据不同离职情形,可以主张不同的赔偿金。如未签订合同的双倍工资,以及补缴社保。协商不成,依法提起仲裁主张权利,以及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克扣的工资、加班工资及赔偿金、失业保险金等。

经济补偿金中的N代表了什么?

N、N+1、2N都是实践中约定俗成的一些叫法。以N为例,结合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N是工作年限,用来指代劳动合同法中的经济补偿。

  1. “N”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正常情况下,经济补偿就是N。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情形,主要有4种:

(1)用人单位提出的协商一致解除

(2)用人单位存在过错的劳动者辞职

(3)劳动者不存在过错的用人单位解雇

(4)经济性裁员

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情形,主要有2种:

(1)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劳动合同到期终止的;

(2)用人单位主体灭失(如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等)。

  1. “N+1”指的是什么?

只有出现这3种情形:

(1)医疗期满;

(2)工作不胜任;

(3)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劳动者不存在过错的用人单位解雇”,并且用人单位没有提前一个月通知,才需要支付N+1。这里的1,其实就是代通知金。

  1. “2N”指的是什么?

2N就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者有以下选择:

(1)要求恢复劳动关系,

(2)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3)或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也就是我们俗称的2N。

在劳动者要求支付赔偿金,或者劳动者要求恢复劳动关系但实践中难以恢复时,用人单位要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即2N。

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第四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离职常见纠纷及专家建议!

【风险提醒】离职分为主动辞职和被动辞退两种,主动辞职的朋友一定记得要提前30天通知工作单位,正式员工以书面形式通知,试用期员工只要通知即可,然后做好交接工作以及工资结算,找公司开具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等,一般涉及到的纠纷比较少,但也不是百分百没有,一定要注意程序合法,否则后续产生的法律风险会增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建议提前咨询律师。

【专家建议】发生劳动纠纷,第一时间与单位沟通,若沟通无效,建议尽快咨询专业的劳动纠纷律师。律师在此期间可以帮您:

  1. 帮助劳动者准确且全面地提出权益诉求

劳动者在劳动争议中的诉求经常会有很多。而诸多权益诉求对应的都是法律的相关规定。如果劳动者所提出的诉求事项并不准确,或者发送遗漏,则很有可能无法获得劳动仲裁或者法院的支持。

  1. 帮助劳动者形成正确的权益维护方案

不是说有诉求就可以直接照着诉求启动权益维护了,那样的话很可能导致耗时、耗力,但收效甚微的后果。一种维权方案的有效形成对于劳动者的维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将劳动者从案件办理中解脱出来

对于一个需要继续工作,养家糊口的劳动者而言,其很难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应付劳动仲裁或者诉讼事务。找一个专业劳动案件的诉讼律师,省时省力。

【温馨提示】如果您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咨询华律网的专业劳动纠纷律师,针对您的具体问题,匹配本地专业持证律师,3-15分钟为您解答,请放心咨询。

在这里,小编就总结了关于离职赔偿的相关信息,都是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支撑的,大家在现实里可以直接使用,能够得到法律的支持与肯定。如果还有任何问题,那么可以来华律网在线咨询,或者在上面找律师,都是专业人士,相信能让你满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