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诉苦、抱怨让你更受欢迎!专家:5方式吐苦水有助社交
新研究:诉苦、抱怨让你更受欢迎!专家:5方式吐苦水有助社交
以往的心理学认为,抱怨可能无济于事,甚至让倾听者失去耐心,进而疏远抱怨的人。然而,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系的研究团队却破除了这个观念,他们通过研究发现,诉苦不见得会让你“顾人怨”,反而是种社交艺术。只要适当地吐苦水,有机会增进人际关系,更帮助自己获得必要的协助。
抱怨让你获得同情与协助,前提是“无目的、无攻击性”
这篇刊登在《演化与人类行为(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的研究,让1,700名受试者观看影片或文字叙述,内容是抱怨者向倾听者讲述与第三人相关的事情。
结果发现,受试者认为,如果抱怨者倾诉的内容“中性、不攻击他人、单纯陈述自己的问题、不刻意寻求帮助”,那么受试者会觉得抱怨者值得同情,甚至愿意直接给予钱财等实质协助。
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系助理教授克雷姆斯(Jaimie Krems)表示,抱怨、诉苦跟“讲八卦”或“批评”不同,抱怨和诉苦让人抒发负面情绪时仍能保持无害、无攻击性;另一方面,也让倾听抱怨的人产生“优越感”,也就是“你比较惨,提供协助才显得我比你过得好,或是我有同理心”。
然而,抱怨也并非万无一失,如果抱怨内容带有攻击性、侵略性或竞争的意图,就会产生反效果,“下次想跟某人吐苦水时,可以把握‘无目的’这个重点,你会得到更多帮助和支持,这就是一种社交艺术,”克雷姆斯说。
抱怨者倾诉的内容“中性、不攻击他人、单纯陈述自己的问题、不刻意寻求帮助”,会令人觉得抱怨者值得同情,甚至愿意给予协助。图片来 源 / photoAC
吐苦水其实是种社交行为,专家建议5要点
人是群居动物,心理需要获得他人的支持才能正常生活,诉苦就是寻求支持的方式。看见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师沈孟筑表示,要建立深度人际关系,主动透露自己的信息,包括价值 观、心理情绪等等是必要的,诉苦是一种自我揭露的方式,告诉对方自己的困境、情绪和感受,让对方更了解自己。
“诉苦、抱怨也是一种破冰方式,例如陌生场合,跟陌生人抱怨一下天 气、交通或是生活,可以化解尴尬的氛围,”沈孟筑说。
不过吐苦水需要有技巧,否则容易适得其反。沈孟筑建议吐苦水时,应做到以下5件事:
客观描述: 尽量讲述自己的感受,针对别人则要尽量客观。例如可以抱怨自己的工作,或陈述受到的对待不公平,但尽量不要诋毁、谩骂上司,可以 说:“我觉得老板分配不公平,因为……”等等。
要解决问题: 沈孟筑提醒,很多人吐苦水是把垃圾倒给对方,却没有任何想要改善或解决 问题,这样做只会让倾听者愈来愈厌烦;相对地以请教意见的方式诉苦、思考解决方式,对方更愿意提供协助。
找到正确对象: 找不相干的人吐苦水,比较能降低倾听者被负面情绪影响的程度。
频率不要太高: 人对负面情绪的忍受力有极限,除了抱怨的频率不要太高,也不要一直找同一 个人倾诉。
不要用文字讯息: 尽量是面对面倾诉,或至少通电话,这样才能观察到对方的情绪,好随时停止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