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豆到玉米小麦,中国是如何与国际四大粮商斗法的?
从大豆到玉米小麦,中国是如何与国际四大粮商斗法的?
基辛格曾说:“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全人类。”美国通过四大粮商(ABCD)和华尔街的金融手段,掌控了全球80%的粮食贸易。在与中国的粮食博弈中,美国曾通过大豆战争重创中国大豆产业,但中国通过中储粮成功守住了玉米小麦阵地,并在大豆自主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全球四大粮商的粮食控制策略
智利总统、反美斗士萨尔瓦多·阿连德
美国通过四大粮商(A:美国ADM;B:美国BUNGE;C:美国CAGRILL;D法国LDC)和华尔街的金融手段,掌控了全球80%的粮食贸易。它们在全球建立了完整的物流、仓储以及期货交易系统,通过资本渗透进入他国的粮食产业链,瓦解一个个国家的政权,从中谋取高额暴利。
上世纪70年代,智利总统阿连德因反抗美国而遭到四大粮商的反击。美国突然中止对智利的农业援助,导致智利国内粮食短缺,最终阿连德在军事政变中殉职。
同样,上世纪90年代的阿根廷,在孟山都与四大粮商的合力渗透下,国内90%的粮食产业链落入美国资本手中。
大豆之殇
建国初期,中国因实行严格的粮食配额制而未受粮食战争影响。但1980年中美签订粮食贸易协议后,美国通过转基因大豆和低价策略,几乎完全占领中国市场。
2003年,美国通过操纵大豆价格,使国内近千家油企破产,仅中粮、中储粮等国字头企业得以存续。
玉米小麦保卫战
2005年,四大粮商试图故技重施炒高玉米小麦价格,但中国通过中储粮抛储稳住国内价格。中储粮霸气放话:“中国的储备粮是一亿吨,足够全中国人吃一年。”最终挫败了国际粮商的阴谋。
大豆产业自主化之路
2023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对大豆扩产。同时,中国在大豆育种领域也取得显著突破,如东北地理所培育的“东生118”品种、吉林省农科院培育的“吉育269”品种等。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成功克隆出抗锈病基因,破解了大豆抗锈基因匮乏的世界性难题。
在产量、技术、产业链的三重加持下,中国大豆产业的自主化正如一株迎着朝阳绽放的新蕊,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国产自主的东生系列大豆品种
此般清平之愿,我们是否也应该守护住它呢?
本文原文来自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