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胡适的底色:跌倒了不可怕,别忘记爬起来 | 胡适诞辰133周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胡适的底色:跌倒了不可怕,别忘记爬起来 | 胡适诞辰133周年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75922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之一。他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也是现代中国公共舆论的重要推动者。本文通过解读胡适的《四十自述》和《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展现了这位思想巨人在早年生活中的成长历程,揭示了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如何塑造了他的思想和人格。

一位乐观的公共言说者

胡适的一生见证了现代中国公共舆论的兴起和发展。余英时先生在《重寻胡适历程》中指出,胡适是20世纪创造现代中国公共舆论的杰出代表。在当今网络舆论充满戾气和极端主义的背景下,胡适强调理性公共言说的理念,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自述的尝试

胡适在1930年代初开始撰写《四十自述》,他认为中年人应该趁记忆尚好时记录自己的经历。他劝说林长民、蔡元培、张元济等好友撰写自传,但遗憾的是,许多人都未能完成。胡适的《四十自述》从个人幼年生活写起,一直写到他赴美留学的经历。而《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则记录了他在晚年对许多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回忆,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羸弱但坚强的童年岁月

胡适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因病去世,母亲在他23岁时也去世了。胡适从小体弱多病,但他母亲非常重视他的教育。胡适回忆说:"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

胡适从小就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望,他读《水浒》《三国演义》等小说,还通过自己的经历成为了一个无神论者。有一次,他因为喝醉酒而被家人误认为是神魔附体,这件事让他坚定了对神明不存在的信念。

在上海的成长

胡适在上海的求学经历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梅溪学堂、澄衷学堂和中国公学的学习,使他接触到了西方思想,如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群己权界论》等。他还参与创办了《竞业旬报》,主张振兴教育、提倡民气、改良社会和主张自治。

跌倒了,别忘了爬起来

胡适在1908-1909年间经历了人生的低谷。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不得不中断学业,开始教书谋生。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堕落,沉迷于赌博、饮酒和嫖娼。一次酒后,他与巡捕发生冲突,被关进了巡捕房。这次经历让他痛定思痛,决定重新振作。在朋友许怡荪的鼓励下,他参加了庚子赔款留美官费考试,并以第五十五名的成绩被录取。

把自己的生命撑持起来

胡适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难免会有挫折和失败,关键是要有勇气重新站起来。他的经历对当代教育也有重要的启示:教育不应该只关注成功和成就,也应该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失败和挫折。胡适的一生展现了一个人如何在逆境中成长,最终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文化巨人。

胡适与鲁迅:中国知识分子的两个对立面?

胡适和鲁迅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两个重要代表,他们的思想和立场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不同。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更为激烈,而胡适则更强调理性和启蒙。但正如胡适所说,鲁迅的作品中有其独特的价值,而胡适的主张则为现代中国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两者的思想综合起来,或许更能帮助我们理解中国现代历史的发展。

不自由的自由

胡适和鲁迅都经历了包办婚姻,但他们的处理方式却大不相同。鲁迅与朱安的婚姻有名无实,而胡适则选择了接受与江冬秀的婚姻。胡适说:"我宁愿不自由,我也就自由了。"这种选择体现了他在个人生活与社会责任之间的艰难平衡。

胡适的一生展现了传统与现代、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他的思想和经历对中国现代文化、教育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