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词曲作家评价刀郎:他颠覆了艺术,作品处于低俗和高雅之间
著名词曲作家评价刀郎:他颠覆了艺术,作品处于低俗和高雅之间
在音乐的广袤天地里,总有一些人能以独特的方式掀起波澜,刀郎便是其中之一。他的出现,宛如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乐坛的夜空,引发了无数的关注与热议。著名词曲作家陈小奇在第十九届中国品牌领袖年会上对刀郎现象的评价,更是为我们深入了解刀郎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艺术领域向来高深莫测,“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这句俗语用在此处恰如其分。就拿刀郎来说,他的成功绝非偶然,却又充满了让人难以捉摸的神秘色彩。他出道便一路走红,首张专辑销量竟高达 270 多万张,那些未经大肆宣传推广的歌曲,还能轻松打破吉尼斯纪录。在外界看来,这一切或许都归功于他庞大的粉丝群体。毕竟,任何一位艺人想要在竞争激烈的演艺圈崭露头角,粉丝的支持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仅将刀郎的成功归结于粉丝的力量,显然过于片面。俗话说 “打铁还需自身硬”,倘若刀郎没有过人的才华,没有自己独特的音乐理念,只是随波逐流,那他注定会如昙花一现,被大众迅速遗忘。
说起陈小奇,可能部分人对他的名字并不熟悉,但提及他的代表作,如《涛声依旧》《大哥你好吗》《九九女儿红》《我不想说》《高原红》等,那可是家喻户晓。他创作的《高原红》《又见彩虹》还荣获了中国音乐界的最高奖项 “金钟奖”,其在音乐创作领域的地位不言而喻。
陈小奇对刀郎现象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他谈到,若要谈及 2024 年的乐坛,“刀郎现象” 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刀郎的出现,实实在在地颠覆了我们现有的诸多认知,其中涵盖了艺术的延续、艺术的认知体系、整个艺术评选机制,甚至还涉及到社会的公平性等多个层面。他所产生的影响深远且持久,这种影响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不断扩散,很有可能在未来改变我们现存的许多体制性的东西。尤其是在近年来网络歌曲饱受诟病的大环境下,刀郎的横空出世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宛如一座桥梁,成功打通了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人群之间的隔阂,收获了无数人的喜爱。
陈小奇还指出,刀郎的音乐不能简单地被定义为低俗或者高雅,它介于两者之间,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可以说,刀郎的音乐代表了一种平民文化,或者说是平民歌曲。他坚持走自己的音乐路线,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特点,并且与市场、社会情绪紧密相连,从而找到了音乐的爆发点。这一点,正是许多音乐人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刀郎能够创作出《山歌寥哉》这样的传世佳作,并非偶然,更不是他闭门造车的结果。为了汲取创作灵感,他主动贴近老百姓的生活。2013 年,他主动降低曝光量,在苏州潜心创作了近十年。在这期间,他骑着电动车穿梭于大街小巷,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人文的温度。
刀郎的音乐之所以如此动人,还在于他的作品与人生阅历紧密相连。年轻时,他充满激情,创作出了《冲动的惩罚》《你是我的情人》等敢爱敢恨的歌曲,这些歌曲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对爱情的向往,唱出了无数年轻人的心声。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人生阅历更加丰富,对生活的感悟也更加深刻,于是便有了《花妖》《翩翩》等极具传统文化特色的作品。这些歌曲不仅展现了他在音乐创作上的深厚功底,更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由此可见,刀郎的成功固然离不开粉丝的支持,但更为关键的是,他将音乐视为自己的生命,始终保持着一份跳出世俗的觉察力。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应该做什么,能够准确地把握音乐创作的方向。古人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而刀郎却能始终坚守初心,不被外界的名利所诱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只要他初心不改,必将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继续在音乐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刀郎的音乐之旅,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他用自己的音乐才华和独特的创作理念,颠覆了传统的艺术认知,为乐坛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思考。他的成功,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对整个音乐行业的一种激励和启示。希望在未来的音乐道路上,能有更多像刀郎这样的音乐人,坚守初心,勇于创新,为我们带来更多美妙的音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