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什么年龄立才合适?遗嘱需要双方签字吗?
遗嘱什么年龄立才合适?遗嘱需要双方签字吗?
立遗嘱是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的重要法律问题。那么,究竟什么年龄立遗嘱才合适?遗嘱是否需要双方签字?自书遗嘱的效力是否最高?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遗嘱什么年龄立才合适
立遗嘱并没有严格意义上所谓“合适”的年龄限定,主要取决于立遗嘱人的具体情况,通常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心智和认知能力。一般而言,立遗嘱人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清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准确认知和处分自己的财产。按照法律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成年人通常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从心智角度,达到法定成年年龄且精神状态正常即可立遗嘱。
二是财产和家庭状况。当个人财产状况相对稳定,家庭关系明确,如已购置房产、积累一定财产,且对财产分配有清晰想法,担心未来可能出现财产纠纷时,就可考虑立遗嘱。比如一些老年人担心子女因财产发生争执,便会提前立遗嘱明确财产分配。
三是健康状况。若立遗嘱人身体欠佳,存在可能影响心智和表达能力的疾病,应尽早在意识清醒时立遗嘱,以确保遗嘱真实有效。
遗嘱需要双方都签字吗
遗嘱分为多种类型,并非都需要双方签字。具体情况如下:
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只需遗嘱人单方签字即可。
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
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
录音录像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录音录像中记录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这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签字。
口头遗嘱:在危急情况下,遗嘱人可以立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口头遗嘱不存在签字问题。
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构办理,需遗嘱人签字确认。
综上,遗嘱是否需要双方签字,取决于遗嘱的具体类型。
自书遗嘱是不是效力最高
自书遗嘱并非效力最高。在我国法律规定的多种遗嘱形式中,不同遗嘱形式的效力判断并非单纯以自书与否来确定。
一方面,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其能体现遗嘱人的真实意愿。但遗嘱的效力还需综合考量多种因素。
另一方面,公证遗嘱的效力通常具有较高的证明力。公证遗嘱是经过公证机构按照法定程序和要求进行审查、确认后出具的,公证过程较为严格规范,对遗嘱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更严格的保障。在有多份遗嘱且内容存在冲突的情况下,若有公证遗嘱,一般以公证遗嘱为准。
此外,若遗嘱人在订立遗嘱后,又以新的遗嘱形式对之前遗嘱内容进行变更,且新遗嘱符合法定形式和要求,那么新遗嘱的效力优先。例如,遗嘱人先订立自书遗嘱,后又订立公证遗嘱对相关内容进行修改,此时公证遗嘱的相关部分效力优先。所以,不能简单认定自书遗嘱效力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