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太湖秋季美食全攻略:板栗、枣子、鸡头米、大闸蟹
苏州太湖秋季美食全攻略:板栗、枣子、鸡头米、大闸蟹
太湖地区秋季美食丰富多样,从香甜的板栗到鲜美的大闸蟹,每一种食材都凝聚着当地独特的文化和味道。让我们一起探索太湖秋季必吃的四种美味,感受江南水乡的美食魅力。
板栗
西山岛种植板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那时就开始大量人工培植。香甜味美的栗子,自古就作为珍贵的果品,与桃、杏、李、枣并称“五果”。岛上最主要的栗子品种是“九家种”,几乎家家都有,因“十家倒有九家种”而得名。
甜香脆嫩的栗子藏在外壳内,想要品尝还需费些功夫。板栗的吃法多样,糖炒栗子呈深棕色,油光锃亮,皮脆易剥,黄色的栗子仁又甜又香又糯。新鲜栗子还可以用来制作板栗烧鸡、板栗蒸肉等菜肴,都是“吃货”们的优选美味。
枣子
三山岛被誉为“小蓬莱”,四面环湖,进出只能靠船。岛上的马眼枣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种植历史而闻名。三山岛种植马眼枣已有千年历史,岛上现有枣林150多亩,有500年树龄的枣树680多棵。树龄越大,枣子越甜,肉质也越细腻。
受太湖水土的影响,马眼枣果大皮薄水分多,鲜甜爽口,营养价值极高。民间视之为“百果之王,枣中之皇”,更有“一日三颗枣,百岁不显老”之说。除了直接食用,马眼枣还可以制作成枣干,或与南瓜搭配制作特色佳肴。
鸡头米
太湖自古就是知名的鸡头米产地。鸡头米是苏州“水八仙”之一,学名“芡实”,因其形状酷似鸡头而得名,有“水中人参”之称,在苏州已有500年的种植历史。
鸡头米可生食,口感和菱角类似,粉感软糯,细嚼有一丝微甜。除了生食,鸡头米还可以制作成鸡头米炒什锦、鸡头米炒虾仁等菜肴,但最经典和家常的吃法莫过于桂花糖水鸡头米。
大闸蟹
“秋风起,蟹脚痒”,太湖清水大闸蟹即将上市。公蟹黄肥膏白,晶莹黏腻,丰腴黏润;母蟹蟹黄橙红诱人,块块凝脂,鲜中带甜。
清蒸大闸蟹最能保持其原味,蟹肉似白鱼,却比白鱼还要细嫩;蟹螯的肉胜似干贝,丝丝入味;蟹脚肉胜似银鱼,且小且鲜;蟹黄蟹膏则胜似八珍,无一不让人垂涎欲滴。醉蟹是大闸蟹更为“高阶”的吃法,江南地区特有的花雕熟醉蟹,既保留了醉蟹的鲜美甘甜,又更加温和、易于食用。
在许多资深食客眼中,秃黄油拌面是苏州秋季的顶级时令之一,那色泽金黄、蟹香浓郁的秃黄油,包裹着根根面条,是不可多得的“神仙滋味”。苏州人爱吃蟹,更爱拆蟹粉,拆好的蟹粉可以搭配各种食材烹饪成千变万化的时令美味,蟹粉鳜鱼便是其一。
太湖味道!等你来尝!太湖太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