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30岁后,体检时不做这6项检查,相当于白做,得了癌症都不知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30岁后,体检时不做这6项检查,相当于白做,得了癌症都不知道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422941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许多潜在的健康问题逐渐浮现,其中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对于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然而,许多人在进行体检时,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忽略某些重要的检查项目,导致即使做了体检也可能无法及时发现癌症。

为什么每年都体检,却在发现癌症时往往已经是晚期?

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癌症在早期阶段并不会显著影响常规体检的生理指标,如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等。我们每年进行常规体检,主要是为了评估整体健康状况和主要器官的功能,同时诊断一些常见的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然而,常规体检通常难以发现早期癌变的蛛丝马迹。当症状变得明显时,往往病情已经发展到中晚期。

实际上,如果能够在早期进行有针对性的癌症筛查,及时发现癌症的早期病变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即便是癌症,其风险也会大大降低。例如,早期结肠癌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而早期乳腺癌的生存率甚至可以达到100%。因此,重视针对性筛查是非常重要的。

体检不做这6项检查,得了癌症都不知道

  1. 甲胎蛋白与肝脏B超

多项临床实验证明,B超结合血清甲胎蛋白检测肝癌的准确率高达90%以上,是诊断早期肝癌的首选方法。

《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中也建议,高危人群应每6个月进行一次联合筛查,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

  1. 低剂量螺旋CT

一些人习惯用X光片来检测肺癌,但实际上,X光片的分辨率较低,导致检出率也相对较低。当X光片诊断出肺癌时,往往已经是晚期。因此,可以说,使用X光片检查肺癌就像是在假装进行癌症筛查。

相比之下,低剂量螺旋CT的分辨率更高,能够在肿瘤直径达到1厘米甚至0.8厘米时就发现问题。因此,建议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尤其是有肺癌家族史的人,在体检时选择低剂量螺旋CT而非X光片。

  1. 胃镜

在我国,每年新发的胃癌病例约48万例,仅次于肺癌和结直肠癌。然而,体检中主动选择胃镜的人不足1%。许多人不敢做胃镜,除了觉得麻烦外,更多的是对胃镜的恐惧,以及潜意识中认为抽血、CT和彩超等检查可以替代胃镜。

实际上,胃镜是检查胃病和诊断胃癌的金标准,能够直观观察食管和胃的真实情况,并对可疑部位进行病理活检。

建议60岁以上人群、中度以上萎缩性胃炎患者、慢性胃溃疡患者、恶性贫血者、有家族胃癌史、幽门螺杆菌长期感染者、胃息肉患者及长期腹痛反酸的高危人群,尽早进行胃镜检查。

  1. 肠镜

与胃镜类似,肠镜也是筛查肠癌的金标准。然而,人们不愿意接受肠镜检查的理由往往是觉得麻烦或痛苦。但如果通过肠镜能够发现早期病变或癌前病变(如肠息肉),相较于不适感,这无疑是值得的。

根据2020年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大肠癌筛查应从45岁开始,无论男女,每年进行一次大便隐血检测,每10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直到75岁。

  1. 乳腺钼靶与彩超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尤为重要。乳腺钼靶和彩超都是乳腺癌筛查的有效选择。一般建议女性从30岁开始定期进行乳腺癌相关检查。

  1. TCT检查

提到宫颈癌检查,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HPV检查。实际上,HPV检查仅用于病因检测,而真正有效的宫颈癌筛查方式是TCT检查。TCT,即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相较于传统的宫颈刮片巴氏涂片,具有更高的标本满意度和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

建议女性从30岁开始进行TCT和HPV联合筛查,每5年进行一次TCT和HPV检查,或每3年进行一次TCT,以筛查宫颈癌。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