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云音乐再“撕”腾讯音乐抄袭,两大巨头正互相起诉中
网易云音乐再“撕”腾讯音乐抄袭,两大巨头正互相起诉中
导读:网易云音乐与腾讯音乐之间的知识产权纠纷再次升级。近日,网易云音乐在微博公开指责QQ音乐存在“抄袭式更新”,引发广泛关注。这场持续多年的版权大战,不仅涉及音乐版权,还延伸到了产品功能和界面设计的知识产权之争。
11月25日,网易云音乐在新浪微博发布公开信,直指QQ音乐存在“抄袭式更新”行为,并详细对比了双方在产品功能和界面设计上的相似之处。截至发稿时,QQ音乐尚未作出回应,但同属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的酷狗音乐已在微博上作出回应,暗示网易云音乐也存在类似行为。
产品功能与界面设计之争
网易云音乐列举了三个具体案例:
- 黑胶播放器界面:2013年,网易云音乐率先推出黑胶播放器界面,2022年QQ音乐推出类似界面。
- “一起听”功能:2020年网易云音乐推出“一起听”功能,同年年底QQ音乐推出“音乐房间”,次年更名为“一起听”。
- 主题播放器:2024年春节,网易云音乐推出故宫系列主题播放器,同年10月,QQ音乐推出类似主题。
知识产权之争的历史渊源
这并非两家公司首次在产品问题上产生争执。早在2021年2月,网易云音乐就在微信公众号发文《网易云音乐:关于给酷狗音乐相关团队申请年终奖励的建议》,指出酷狗音乐的新功能存在“酷狗化”现象。当时,酷狗音乐副总裁谢欢发文反驳,并附上了2006年需求文档截图作为依据。
2022年4月,网易云音乐正式起诉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指控其存在歌曲版权盗播、冒名洗歌以及产品功能设计雷同等行为。网易云音乐解释称,黑胶播放界面是其核心设计,已注册相关设计专利,并在公众中形成了极高的知名度和辨识度。
法律认定的复杂性
对于互联网产品“抄袭”问题的法律认定非常复杂。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丁涛表示,产品设计属于专利权中的外观设计,但侵权认定需要考虑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外观设计是否构成相同或相似等因素,不能简单地根据最终呈现效果来判断。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游云庭则指出,国内的用户界面设计通常需要与硬件结合才能获得专利,专利授予难度高,维权难度也不小。因此,对于互联网产品抄袭争议,更可能触发的是不正当竞争问题。
行业发展困境
此前,在线音乐平台主要依靠歌曲版权构建竞争壁垒。2015年国家版权局发布“史上最严版权令”后,各大平台开始争夺歌曲独家版权。但2021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要求取消独家版权后,音乐平台的竞争重心转向了运营手段。
财报显示,网易云音乐虽然在2023年首次实现全年盈利,但整体收入同比下降12.51%。腾讯音乐去年全年收入虽然也在下降,但在网易云音乐面前仍有绝对优势,净利润约为网易云音乐的七倍。
灼识咨询报告显示,2023年腾讯音乐旗下三大平台合计市场份额约为73%,而网易云音乐市场份额维持在20%左右。但2023年中国在线音乐用户规模仅增长3.7%,整体市场增长放缓。
行业发展方向
在用户规模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两大音乐平台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然而,用户更关心的是版权内容、广告体验和原创内容质量等问题。网易云音乐呼吁QQ音乐“少一点跟随式‘更新’,多一点真正的创新”,或许整个在线音乐平台市场都需要认真思考下一步的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