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的东西到底能不能占为己有?一文读懂相关法律规定
捡到的东西到底能不能占为己有?一文读懂相关法律规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捡拾他人遗失物品的情况,比如从垃圾桶里捡到一些东西,或者在路上捡到他人物品。那么,捡到这些东西后,到底应该如何处理?如果拒不归还,是否构成违法犯罪?本文将从法律角度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捡垃圾桶里的东西犯法吗
依据法律规定,并不构成犯罪。
在垃圾桶中的物质通常会被视作无主之物,如果有人捡去了这些东西,最多只能算是不当的利益获得,甚至就算捡取者拒绝归还这些物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难以被判定成犯有侵占罪。
侵占罪,即是指那些基于非法占有目的,将原本属于他人的交归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埋藏物以擅自方式据为已有,且该行为已经达到数额较大并且始终拒绝归还的这种行为。
不过,这一罪行所针对的犯罪对象仅限于以下三类财物:
第一,是他人将其委托给自身保管的财物;
第二,是他人抛弃或遗漏的财物,但遗忘物并不同于遗失物,也不应与遗弃物混为一谈;
第三,则是他人故意藏匿起来的财物。
一般来说,垃圾桶中所包含的财物往往属于遗弃物,它并不符合侵占罪的犯罪对象标准,因此,将从垃圾桶中捡回的财物私自占有并不应当被判定成为侵占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捡到东西不还犯法吗
若拾得他人之物后不予归还给原本主人则将被视为违法行为。
法律明确规定,对于拾得的遗失物品应予以归还失主。
倘若有任何拒绝归还的情况发生,失主有权通过法律途径向法院寻求帮助,以图取回原物。
而从刑事层面来看,即便拾得他人之物却未予返还也未必构成侵占罪。
根据我国刑法法规,只有在非法侵占他人财物且数额达到一定标准时,法院才能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侵占他人财物且拒绝交还的行为,相关当事人可提出诉讼要求返还原物,同时有关部门亦可依法律程序对其施以适当的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