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语文备课8个可马上在课堂实践的小活动
寓教于乐!语文备课8个可马上在课堂实践的小活动
想要寓教于乐玩语文,有没有什么有趣、容易实践,又能提升语文力的教学活动呢?本文分享8个简单实用的趣味活动,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寓教于乐——语文备课八个小活动。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去年,从芬兰教育参访回来,我在一所学校的校门口,看到了"play is the highest form of research"的标语。它的意思是"玩是探究的最高形式";走访了他们几所学校的教学实践,也和老师们聊聊,他们确实很注重"玩乐/游戏/休闲"等软性活动。若套用在我的语文教学理念中,也许就是"寓教于乐玩语文"吧!
最近,恰逢期末,许多学校安排了备课日,我也整理了校外分享时,老师们觉得最有趣、最容易实践、最能提升语文力的"八个语文备课小活动",让想备课的老师们参考。或许,读完这篇文章之后,开学前再消化一下,就能在新学年课堂实践啰!
1、说部解字:增加孩子的识字量
如果担心孩子的识字量不够的话,不妨从课文下方的"生字列"开始。任选一个字,让孩子针对该字的部首,再延伸出更多的文字。接着,再互相分享,相信孩子的识字量就会提升囉!
例如,如果生字栏出现"花"这个字,就可以让孩子从"艸部"出发,想想有哪些字;孩子可能写出"草"字,再引导他们到"草地、草木皆兵"。若能引导到成语,一定可以提升语文力的。
2、文字画图:透过图像提升学习动机
上次,分享了"识字量",我们再来想想看,文字可不可以用画图的方式來呈现呢?画图时,要先观察文字的部件、位置,再依此來画图。一来,孩子会认真留意文字的部件位置,二来,孩子也会因为图像,而增加对文字的记忆力哦!
3、成语画图:记忆成语的好策略
除了文字画图之外,让孩子尝试画画成语,也是不错的方式。
课本、补充教材中,常有很多的成语,不妨让孩子试著画出来。孩子可以自己找,也可以由教师指定,接著再全班一起來欣赏、猜成语,也是很有趣的小活动! 网络上有许多现成的成语,教师也可以从中來引导学生学习。(看更多:抄联络簿顺便玩主题成语!一輪一主题,动动成语更有感)
4、接龙:扩增孩子的词彚、成语量
你的孩子们,语词、成语的量,是否稍嫌不足呢?接龙,可以促进孩子们的语词、成语量。
如果程度不是很好,就单纯接语词即可;如果想挑战的话,可以來点"成语接龙",或者,语词与成语相互穿插亦可。老师可以尝试各种作法,如,注音相同即可、开放声调等,都是很有趣的,不妨试试看!更多的成语活动,不妨参考《有趣的成语游戏》一书。
5、联想:训练思考速度与广度
联想,考驗著孩子的思考力,多做联想游戏,可以增进孩子的思考速度。
联想,没有标准答案,因为联想会依孩子不同的生活背景,而有不同的答案,师长都应该给予尊重;除非有些答案过于特别的,再深入追問即可。而多尝试"联想",也可以增加写作用字遣词的流畅性。
6、语词串接:培养语感,发挥无敌想象力
这是习作、考题常出现的题型,在课堂上,也可以用趣味的方式,提高孩子的语文乐趣。
教师可以任选二、三、四个语词,试著让孩子串接语词,发挥创造力,基本上,只要语法正确即可。这些语词的关联性,最好是越低越好,才可以拓展孩子的创意。例如:"奇异果、月球、螺丝"。
7、图像形容词:细观图像,写作用词不贫乏
有些题目的作文(未必所有的作文),考验著孩子用字遣词的能力,因此,如果在课堂中,可以带給孩子运用形容词的能力,对于孩子的写作应该有所帮助。
教师可以任选课本中的图,问看看孩子,"可以怎么形容它?"可以是二字语词、三字、四字语词、成语,甚至是譬喻、类叠; 平常多做这种练习,对于孩子的写作是有帮助的。
8、学会订题目,亮点吸睛,提升第一印象
目前的作文,大多数是教师给予题目,让学生从题目发挥;或许日后可以尝试给一个情境,让学生自行订定题目 。
订题目,是需要练习的,如果不知道怎么订题目,可以從課文課名、報紙投稿文章標題、美展畫作標題等開始著手。除了訂題目之外,也可以練習"下標題",這也是需要多揣摩、多練習,才能下出精準標題的。(113會考寫作,便是希望考生可以從六個標題中,寫出自己的想法呢!)
以上八個趣味的語文小活動,是在研習場合,帶老師增能進修時所分享的,也是許多老師日後最常在課堂運用的小活動。
許多老師常反映,目前學校安排的研習,常常不符合課程教學的實務需求,因此,特別分享簡單操作,又可以馬上實踐的小活動,以利大家直接課堂落實哦!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一定能提升孩子的兴趣,也增加教师教学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