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直接现实性是什么意思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什么意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直接现实性是什么意思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什么意思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lishixinzhi.com/dd/post/1474563.html

“直接现实性”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主要用来描述实践的特征。这一概念不仅体现了人类通过实践活动与物质世界相互作用的方式,还揭示了思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深入探讨“直接现实性”的含义及其与实践的关系。

实践的基本特征

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1. 物质性: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它基于物质世界的基础,通过人们对物质世界的直接改造来体现。

  2. 能动性(或目的性):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人们在实践中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目标,积极主动地作用于客观世界。

  3. 社会性与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实践是将人们的观念变为现实的过程,它能够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并将理论应用于具体的社会实践中,使之成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2. 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实践的三个基本要素——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都是客观存在的。

  3. 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实践是在人的意识指导下进行的,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这与动物的本能行为有所区别。

  4. 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实践总是发生在特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之间,不存在孤立的存在。

直接现实性和客观实在性的区别

直接现实性是实践的特点,它指的是实践能够给客观世界带来某些现实的改变,即将想法付诸现实,使观念中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而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特性,指的是物质是客观实在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实践的客观实在性特征将其与主观认识活动明确区分开来。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客观物质性:首先,实践的构成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客体和手段,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体;其次,实践的规模、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均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主导。

直接现实性的内涵

直接现实性是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描述了人类通过实践活动与物质对象之间的实际互动。这种互动不仅体现在人类运用自身的物质力量和手段进行操作,还强调了这种“感性的”活动同物质对象一样拥有现实的实在性。

一个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想法应该是实用的,可实施的,并且能够带来实际益处。如果一个想法虽好但难以实现,那么就缺乏直接现实性。直接现实性还可以被认为是行动派的理念。

总结

直接现实性是哲学中的概念,它指的是人把自己作为物质力量并运用物质手段同物质对象发生实际的相互作用,这种“感性的”活动同感性的对象一样具有现实的实在性。核心概念为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实践与思想相互共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