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桩基础知识点总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桩基础知识点总结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renrendoc.com/paper/388901800.html


桩基础概述

桩基础是通过承台把若干根桩的顶部联结成整体,共同承受动静荷载的一种深基础。

桩基础分类

  • 按照桩的受力方式:可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
  • 按照桩的施工方法: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
  • 按照桩的材质:可分为钢筋混凝土桩、钢桩和木桩等

发展历程及现状

  • 早期应用:早在7000~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已经在湖泊和沼泽地里栽木桩筑平台修建居住点。在中国,最早的桩基发现于浙江省河姆渡原始社会居住遗址中。
  • 技术发展:宋代,桩基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并在《营造法式》中有所记载。明清两代,桩基技术更趋完善,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和水利等领域。
  • 现状与挑战:现代桩基技术已经相当先进,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深基础施工难度大、成本高昂,以及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适应性问题等。

桩基础作用与重要性

  • 承载作用:桩基础能够将建筑物等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更硬、更密实或压缩性较小的地基持力层上,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抗拔与抗倾覆作用:在承受竖向荷载的同时,桩基还能有效抵抗风、地震等水平荷载产生的倾覆力矩,保证建筑物的稳定。
  • 满足特殊需求:在地质条件复杂、地基承载力较低或需要控制建筑物沉降等情况下,桩基础能够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满足工程需求。

桩基础构造及组成

承台类型及特点

  • 高桩承台:承台底位于地面或冲刷线以下,适用于较深的基坑或水下基础。
  • 低桩承台:由多根桩共同承担荷载,通过承台将荷载传递到各基桩上。

基桩种类与选择依据

  • 预制桩:适用于各种土层,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桩径和长度,但施工控制要求较高。
  • 灌注桩: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适用于较硬的土层或岩层,且施工速度较快。
  • 扩孔桩:通过钻孔或振动等方式扩大桩底面积,提高承载力和稳定性。
  • 钢桩:适用于钢桩或钢管桩,连接强度高,但需注意焊缝质量和防腐处理。

连接方式及施工要求

  • 焊接连接:适用于预制桩,连接方便,但需注意法兰盘的强度和刚度。
  • 法兰连接:适用于灌注桩和预制桩,连接可靠,但需注意锚固深度和施工质量。
  • 硫磺胶泥锚固连接:适用于灌注桩和预制桩,连接可靠,但需注意锚固深度和施工质量。

桩基础设计原则与方法

承载力计算理论

  • 极限状态设计法:通过桩的极限承载力进行计算,并考虑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的贡献。
  • 允许应力设计法:根据桩的允许承载力进行计算,同时考虑桩的侧阻力和端阻力。
  • 可靠性设计方法:基于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理论,考虑桩基础在承受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可靠性。

稳定性分析技巧

  • 横向稳定性分析:评估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常采用m法、K法等。
  • 纵向稳定性分析:评估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沉降和稳定性,常采用弹性理论法、分层总和法等。
  • 倾斜桩的稳定性分析:针对斜桩或竖直桩发生倾斜的情况,进行稳定性分析和承载力计算。

桩基础优化设计策略

桩的类型选择

根据地质条件和荷载要求,选择合适的桩类型,如预制桩、灌注桩等。

承台设计优化

合理设计承台的结构和尺寸,使桩基础能够更好地承受和传递荷载。

桩的布置方案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和设计要求,合理确定桩的布置方案,包括桩的数量、间距和排列方式等。

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施工前准备工作

  • 施工现场调查:了解施工地点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地质等情况,为桩基础施工提供必要的依据。
  • 桩位测量放线: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桩位测量,设置桩位标志,并检查桩位偏差,确保桩位准确。
  • 施工设备准备:选用合适的施工设备,包括桩机、锤、钻具等,并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 材料准备:准备好基桩、承台等所需材料,并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 静力压桩:利用压桩机的重力将预制桩压入土中,具有噪音小、振动小、施工速度快等优点,适用于软土地区。
  • 钻孔灌注桩:在桩位处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将钢筋笼放入孔中,再灌注混凝土,适用于较硬的地层或需要嵌岩的情况。
  • 沉管灌注桩:利用锤击或振动将钢管沉入土中,灌注混凝土后拔出钢管,形成桩身,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
  • 人工挖孔桩:人工挖掘桩孔,边挖边浇筑混凝土,直至达到设计深度,适用于较小的工程或特殊环境。

质量监控措施和验收标准

  • 质量监控措施:对原材料、施工过程、成品等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 验收标准:桩身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无断桩、缩颈等缺陷;桩位偏差应在规定范围内;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必要时进行现场试验。

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方案

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 桩身断裂:桩身弯曲过大、桩身混凝土强度不足、施工过程中遇坚硬土层或孤石等。
  • 桩位偏差:测量放样不准确、桩机倾斜、土层软硬不均等。
  • 桩顶碎裂:锤击过猛、桩顶不平整、锤与桩不匹配等。
  • 颈缩现象:桩身某处截面尺寸突然缩小,多由于拔桩过快或施工不当造成。

应急处理方案

  • 桩身断裂:可采用接桩、补桩等方法进行处理,同时应检查断裂原因并采取措施避免再次发生。
  • 桩位偏差:偏差较小可通过调整承台位置或加大承台尺寸来解决,偏差较大则需进行补桩处理。
  • 桩顶碎裂:应停止锤击,更换合适的锤型或垫层,并对桩顶进行修补。
  • 颈缩现象:可采用扩孔、注浆等方法进行处理,同时应检查原因并采取措施避免再次发生。

桩基础发展趋势与展望

新型材料和技术应用前景预测

  • 预应力桩基础:能降低建筑物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提升整体稳定性。高效预应力技术如新型合金、玻璃钢等材料,提高桩身耐久性和承载力。
  • 复合桩技术:将不同材料、不同直径的桩身组合在一起,提高桩的承载力和沉降控制能力。
  • 高强度、耐腐蚀材料:使用高强度、耐腐蚀材料,提高桩基础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智能化、自动化施工设备推广情况分析

  • 自动化施工设备:如旋挖机、液压锤等,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 智能化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桩基础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保障施工质量。
  • 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桩基础设计、施工、检测等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提升整体效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