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唐朝全才李淳风,精通数学、天文、历算等,成就卓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唐朝全才李淳风,精通数学、天文、历算等,成就卓著

引用
简书
1.
https://www.jianshu.com/p/8aac75b2e253

李淳风,道士,岐州雍县人。唐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易学家,精通天文、历算、阴阳、道家之说,他一生著作颇丰。

自幼聪慧,兴趣广泛

602年,李淳风生于岐州雍,自幼聪慧好学,三岁便能吟五言诗。其父倾囊相授,使其深谙《周易》与《礼记》。

他博览群书,尤其精通天文、历法、数学等。李淳风平时喜欢摆弄日晷进行立杆测影,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611年,9岁,李淳风远赴南坨山静云观拜至元道长为师,道号“黄冠子”。潜心修道之余,就是探索宇宙阴阳学说。

步入仕途,崭露头角

时年17岁的李淳风回到家乡,经李世民的好友刘文静推荐,成为秦王李世民的记室参军。

627年,25岁的李淳风上书,对道士员外散骑郎傅仁均所著的《戊寅元历》提出18条意见。

太宗采纳7条意见,授于李淳风将仕郎,进入太史局供职。

任将仕郎,制作浑天黄道仪

在执掌天文、地理、制历、修史之职的太史局,充分展现其才智,鞠躬尽瘁40年。

李淳风在太史局学习和研究天文、历法、算学以及天象仪器,颇有所得。不久向唐太宗上疏,建议改制浑天仪,太宗欣然同意。

633年,李淳风制作了可以浑天黄道仪。他的浑道仪可以测量天体的黄道赤道和地平,拥有三个坐标系的经纬度坐标。

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出现的三重浑仪,唐太宗非常喜欢他创制的浑天黄道仪,加授承务郎。

太宗令其将浑仪置于凝晖阁。他在研制浑仪过程中,研究了古代浑仪的发展与特点,写成《法象志》七卷,评论了前代浑仪得失之差。

修史书,校注十部经算

641年,李淳风官至太常博士,十八年官至太史丞。李世民亲自委托李淳风撰写《晋书》及《隋书》中之《天文》、《律历》、《五行》诸志。

撰写《晋书》时,他写的《天文》《律历》《五行》三志,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尤为精微,封昌乐县男。

656,因修史有功,封昌乐县男。李淳风受昭与国子监算学博士梁述和太学助教王真儒等人校注《五曹》、《孙子》等10部算经,颁行于国子监。

书成后成为世界上最早的算学教材,闻名中外的计算球体体积的“祖暅定律”就是李淳风注释《九章算术》时,介绍传播开的。

证实彗星不发光

古人已经发现了彗星,不过认为彗星是自身发光的。李淳风在天文学上另辟蹊径,通过对彗星的研究,明确表示,彗星自身是无光的。

他认为慧星之所以能够发光,源于太阳的照射。并且彗星的尾巴总是背对着太阳的。这一颠覆性的发现,为后续的天文学研究铺垫了新的基石。

推测日全食时间

李淳风可以准确预测到日全食的时间,那是唐高宗时期,李淳风发现日食准备到来。

于是赶紧上报给朝廷,当时皇帝对此非常重视,准备了应对方式。结果左等右等,就是不见日食。

皇帝很生气,要治他的罪,李淳风依然认为自己的推断没有错。为此,他在墙上划了一个记号,表示如果日光走到这个记号位置,一定会出现日食。

果然,没多久,太阳缺了一块,日食的出现时间和李淳风推测的完全一致,于是敲击声不绝。

授秘阁郎中,创《麟德历 》,著《乙巳占》

662,改授秘阁郎中,665年,李淳风根据近40年的观测、推算,认为傅仁均的《戊寅元历》漏洞百出,要求废除,另造新历,得到唐高宗的支持。

他根据隋代天文学家刘焯的《皇极历》,并有所损益,借鉴其先进的计算方法完成新历,并很快应用,称作《麟德历》,该历法还东传日本。

李淳风在气象学领域亦成就斐然,他经过长期观察树木被风吹动的状态,在其所著的《乙巳占》中将风划分为八级,是世界上给风划等级最早的人。

预言能力惊人

李淳风还因其惊人的预言能力广受赞誉。在与唐太宗李世民的交谈中,他准确预言了武则天篡位自立,并巧妙地以“曌”字寓言了她的未来皇位。

此外,他还前瞻性地预见了唐朝的若干重大变故,包括平叛能臣的出现、李隆基时代的开元盛世、安史之乱、黄巢之乱等。

唐太宗只是让他和袁天罡推算大唐国运,没想到,李淳风却沉浸其中,忘我推算。

直至袁天罡在他的背后推了一把,提醒他天机不可再泄,应适可而止,他这才写下最后的结语,这是《推背》这部传说由来。

他还有很多有趣的经历。一次,他和张文收陪同唐太宗出游,途中遇到狂风。李淳风一边观察天象,一边说:“南方五里处有人在哭。”

张文收却摇头:“不,是音乐声。”结果,经过一番验证,发现原来是送葬队伍经过。李淳风心里默默想:“这才是真正的音乐啊。”

李淳风的成就和预测能力让人叹为观止,他的贡献不仅影响了唐代,甚至影响了整个东亚乃至东南亚的历史和文化。

670年,李淳风为“溘逝”,终年68岁唐高宗李治又颁“追复诏”,追复李淳风为“太史令”。

李淳风天赋异禀,精通天文、气象、数学,成就卓著,他一生著述颇丰,除《五代史志》,《乙巳占》等

他还著有《藏头诗》《推背图》《乙巳占》《万法归宗》等,其中《推背图》以其预言的准确而著称于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