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园林赏石入门:读懂“瘦、皱、漏、透”四字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园林赏石入门:读懂“瘦、皱、漏、透”四字诀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10/17/76219487_1141646744.shtml

在园林艺术中,赏石是一门独特的学问。从北宋书画家米芾对石头的热爱,到清代郑板桥对赏石四字诀的总结,中国的文人墨客们一直在探索如何欣赏石头之美。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赏石的“瘦、皱、漏、透”四字诀,带您领略石头的自然之美。

专家都会说,只要记住“瘦、皱、漏、透”这四个字,就能掌握赏石的基本要领。但很多人虽然耳熟能详,却未必真正理解这四个字的深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这赏石的“四字真言”。

“瘦皱漏透”一说,最早可追溯至北宋书画家米芾。他一生酷爱奇石,见到造型独特的石头便会拜倒,尊称其为“石兄”、“石丈”。清代郑板桥在《板桥题画・石》中也提到:“米元章论石:曰瘦、曰绉、曰漏、曰透。可谓尽石之妙矣”。虽然在米芾的书画作品中并未直接提及这四个字,但这并不影响它们成为后世赏石的重要标准。

瘦:挺拔清秀的身姿

“瘦”主要关注石头的整体形态。大多数情况下,立石以清瘦挺拔为美,如同修长的雅士、婀娜的美女或佝偻的老者,都体现了将石头拟人化的审美趣味。古代文人追求孤高挺拔的精神境界,这种形态的石头能够给人以历经风雨却依然屹立不倒的视觉感受。欣赏“瘦”,还需要观察石头不同侧面的凹凸轮廓,线条要流畅,能够引导观赏者的视线向上延伸,突破空间的局限。

皱:自然雕琢的纹理

“皱”指的是石头的纹理和脉络。这些纹理在漫长的地质过程中自然形成,岩石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地壳运动、水流冲刷、风化侵蚀等作用,形成了独特的纹理特征。有的如水波,有的如山川褶皱,还有的像树皮层层叠叠。在阳光下,这些褶皱的凹陷处会形成阴影,而凸起部分则被照亮,明暗对比让石头看起来更加立体生动。同时,“皱”也是一种触觉体验,触摸石头可以感受到其脉络和质地,带来独特的触感享受。不过,“皱”也需要适度,园林中的置石如果全是褶皱,反而会显得杂乱。

漏:内部空间的奥秘

“漏”强调的是石头内部的孔隙和贯通。它不仅指石头表面的凹坑,更注重石头内部孔洞之间的相互连通,形成复杂的内部空间。光线穿过这些孔洞时,会在石头内部产生奇妙的光影效果,仿佛进入了一个天然的迷宫。古人将这些孔洞视为道家仙境的“三十六洞天”,寓意着包容宇宙万物。

透:穿透性的美感

“透”则强调视线可以透过石头看到另一侧的景象。这与“漏”不同,更侧重于石头的穿透性。有些石头,如石英石,本身就能透光,在光线的辅助下,还能看到其中发丝状的结构,增加了观赏性和趣味性。

在实际的园林赏石中,这四者并非都要具备,最重要的是石头的整体形态,即“瘦”。先看石头是否符合整体挺拔清秀的特征,再去观察它的纹理、孔洞,这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视觉到触觉的欣赏过程。

让我们通过几个实例来具体感受这四字诀的魅力:

  • 冠云峰:享有“江南园林峰石之冠”的美誉,以“瘦”、“皱”见长,清秀挺拔,多褶空窍,犹如一位妙龄女子对镜梳妆,整体来看最符合“瘦皱漏透”的标准。

  • 瑞云峰:形若半月,多孔,玲珑多姿,涡洞相套,褶皱相叠,以“透”著名。

  • 玉玲珑:孔多如蜂巢,可呈现“百孔淌泉,百孔冒烟”的奇观,以“漏”著名。

  • 邹云锋:是名石中少见的英石,以“皱”著名,形同云立、纹比波摇。

“瘦皱漏透”虽然只是赏石入门的基础,但其中蕴含的美学智慧值得细细品味。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进一步阅读南宋的《云林石谱》和明代的《素园石谱》,这些古代典籍中记载了更多关于赏石的精妙见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