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街的财运密码:永庆坊的前世今生
千年古街的财运密码:永庆坊的前世今生
在广州这座千年商都中,有一条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古街——永庆坊。它见证了岭南文化的繁荣发展,如今更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永庆坊位于广州市恩宁路上,被誉为"广州最美老街之一"。这里不仅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掐丝珐琅,还有粤剧的古音古韵,静静流淌的时光中触摸千年商都的心跳,感受山海花城中的历史粤韵。永庆坊,位于广州市具有百年历史、有“广州最美老街之一”美誉的恩宁路上,紧靠奔腾不息、交汇五洲的珠江。面积约76平方千米的西关永庆坊旅游区,包括了5处相连通而成的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区域主要为永庆坊、粤剧艺术博物馆、荔枝湾三大标志性景区,散发着满满的青春活力。
时间回溯到2016年,广州市政府出台了《广州市城市更新办法》及配套文件,让这条古街开始了生命里的"又一春"。在这场"政府主导、企业承办、居民参与"的更新改造中,永庆坊运用"微改造"理念,保留了老建筑的空间肌理、外部轮廓,只对必要处进行更新和修复。在建筑内部,则采用现代建筑元素,调整空间结构,适应现代活动需求。永庆坊作为广州市保存最为完整的骑楼建筑群,见证了粤剧曲艺、武术医药、印章雕刻、西关打铜、广绣等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手工技艺在这里汇集、发展、发扬光大。
永庆坊的改造不仅保留了历史的痕迹,还注入了新的活力。李小龙祖居经过修缮,保留了基本完整的历史特点,内部附设医武馆,参观者不仅可观赏李小龙祖居风貌、观看李小龙电影片段,还可以体验中医骨科治疗。李小龙祖居旁边,有一间活字印刷主题微店,游客走进这里,能够亲身体验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只要花费几十元钱,就能买到三四个铅铸印字,组成自己的名字,充满历史气息的工艺引来好奇的游客纷纷踏入。
永庆坊的改造满足了老一辈广州人和热爱广府文化的新生代广州人的共同愿望。改造后骑楼与洋房鳞次栉比,古树与鲜花相得益彰,具有鲜明岭南文化特色的粤剧艺术博物馆同样坐落在这里。从博物馆门前走过,"大家可以看粤剧表演,合唱声段,还可以一起上台体验粤剧水袖,"居民说道。喝艇仔粥,吃煲仔饭,叹一曲粤剧,品其中滋味。在粤剧艺术博物馆旁边,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聚集地正在建设中,已有广彩、广绣、醒狮等20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签订合同并全部开张,陆续吸引了一大批慕名而来的游客。
永庆坊的改造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了文明的传承、文化的延续,真正做到了"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在这里,传统文化与时尚潮流交相辉映,这些兼具"广味"与潮流感的历史文化街区,展现出新时代岭南文化由厚重底蕴和开放包容共同构成的强大生命力。
要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办法是走上这里的街头。恩宁路上的车辆川流不息,就好像在血管里忙碌的血细胞,让人感受到永庆坊乃至整个广州市跃动的脉搏。在这里,你随处可见奇妙的组合:典雅的书店旁边是火热的奶茶店,穿着汉服的姑娘和摇滚青年结伴而歌,寂静的石墙背后是充满欢声笑语的吧台……平静与灵动、过往与当下、东方与西方,不同特质的文化共同绘制了一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画面。来到永庆坊,既能够参观具有独特岭南风情的历史建筑,观看话剧、粤剧表演,体验粤绣等"非遗"项目,又能发现充满青春气息,集休闲、娱乐、观光、创意于一体的"四新"的老西关。
如今的永庆坊,俨然一座兼具"广味"与潮流感的历史文化街区,吸引着天南海北的人们。仅2024年,游客量最高峰时,永庆坊在工作日平均每天能够吸引游客约3千人次,周末更是可以达到5千人次。"创客"群体、文艺青年、白领、市民、游客纷纷来此"打卡"。人声鼎沸的街道旁,荔枝湾涌的游船不时经过。在摇曳的小船上,沿岸风景逐次映入眼帘,红色的木桥、砖砌的碉楼,远处矗立着大湾区希冀的林立高楼,"新"里拥抱着"旧","旧"中绽放着"新"。
广州市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是珠水之北、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之一,在当代更是海内外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城市。要读懂这座城市,或许可以从读懂新出彩的永庆坊开始,就好比看着洋溢青春热情的少年们,奔向属于他们的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