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动力电池安全标准重大更新:多项要求高于国际标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动力电池安全标准重大更新:多项要求高于国际标准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atic-cn.com/%E3%80%90%E6%B3%B0%E6%B5%8B-%E6%B3%95%E8%A7%84%E8%BF%BD%E8%B8%AA%E3%80%91%E4%B8%AD%E5%9B%BD%E5%8A%A8%E5%8A%9B%E7%94%B5%E6%B1%A0%E6%A0%87%E5%87%86%E9%87%8D%E5%A4%A7%E6%9B%B4%E6%96%B0/

近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完成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该标准将替代现行的强制性标准GB 38081-2020。新标准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更新和完善,不仅提高了安全要求,还增加了对新型电池材料的适用性。

背景

2020年5月,GB 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由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联合发布,并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参考了国际通用的UNECE R100 Rev.2及UNGTR 20,对动力电池的安全要求和测试方法进行了完善,其中振动测试、湿热循环测试、浸水测试、盐雾测试、高海拔测试等要求远高于其他国际标准。

2023年12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下达新标准立项计划,代替GB 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

新法规概述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适用范围明确针对动力蓄电池,不包括不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如12V低压辅助电池。考虑到行业技术发展,新标准不仅适用于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还能涵盖钠离子等新型动力蓄电池。

新版法规与旧版法规对比

序号
内容
2020年版
2025年版
差异点
影响
1
范围
适用于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等可充电储能装置
适用于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
1. 不再特定材料
2. 仅针对动力电池,不包括其他辅助电池
对新的电池材料使用进行放宽,也明确了不针对其他非动力用电池
2
异常终止条件要求
在振动、高海拔、过温、过流、过充、过放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中,要求制造商提供异常终止条件且不能触发异常终止条件。
在振动、湿热循环、温度冲击、盐雾、高海拔、过温、过流、过充、过放、温度冲击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中,要求制造商提供异常终止条件且不能触发异常终止条件。
增加对湿热循环、温度冲击、盐雾的异常终止条件要求
试验通过条件更高
3
温度冲击试验
未规定先低温还是先高温进行测试
补充了温度冲击试验温度示意图
先进行低温
统一了测试流程
4
盐雾试验
在一个循环的第4小时和第5小时之间进行低压上电监控
无此条件
删除一个低压上电监控条件
试验流程简化
5
电池系统保护类试验
试验后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Ω/V
试验后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Ω/V。若有交流电路,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0Ω/V
增加对交流电路的试验后绝缘电阻要求
针对交流电路本身电阻较高,提高了试验后绝缘电阻要求
6
电池包或系统挤压试验
试验后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Ω/V
试验对象为电池包或系统,对于安装在车体内部的电池包或系统,允许携带车身结构件进行试验
增加CTC、CTB产品的试验样品允许带上车身结构件
放宽测试样品状态,允许车身结构件参与测试
7
外部火烧试验
未明确燃烧时间的计时方法
燃烧时间应在试验对象与油盆处于静止状态下计时开始或结束
明确燃烧开始及结束的计时定义
统一了测试记录要求
8
热扩散分析及验证
单个电芯热失控引起的热扩散导致乘员舱发生危险之前5 min,应提供一个热事件报警信号,如热扩散不会导致乘员危险也认为满足要求
单个电芯热失控发生后,应不起火、不爆炸,且不晚于热失控发生后5 min提供一个热事件报警信号,且在信号发出前及发生后5 min内无可见烟体进入乘员舱
1. 要求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
2. 报警信号在热失控发生的5 min内
3. 报警信号发出前后5 min内无可见烟体进入乘员舱
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要求高于国际同类标准,明确了报警信号时间及冒烟要求
推荐了针刺和外部加热两种触发方式
推荐了针刺、外部加热和内部加热三种触发方式
增加了在电芯内部加热的触发方式
电芯内部加热更可控,对于热失控触发更直接
如采用其中一种推荐触发方式未发生热失控,需证明另一种推荐方式也不会发生热失控
如采用其中一种推荐触发方式未发生热失控,需证明全部三种推荐方式也不会发生热失控
推荐触发方式增加,如未发生热失控则需要持续证明其他推荐方法下均未触发热失控
判定条件更严苛
9
电池单体充电后安全
无此项试验要求
针对从20% SOC充电至80% SOC、总从点时间不超过15 min的电池单体(不含不可外接充电的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单体),进行300次充电循环试验后,进行外部短路试验
增加快充电芯的充电循环试验和外部短路试验
对快充电芯提出更高要求
10
电池包或系统底部防护
无此项试验要求
针对电池包的3处底部风险点进行冲击(涵盖电池前部、中部、后部)
增加电池包底部撞击试验,允许对电池包或系统起到保护作用的车身结构参与试验
增加电池包底部撞击试验,允许对电池包或系统起到保护作用的车身结构参与试验

影响

新版GB 38031针对行业最新的技术动态,持续提高现行技术要求及补充更多极端场景(corner case),多项要求高于国际通用标准。新版GB 38031预计2025年正式发布,2026年起对新申请型式批准的车型强制实施,2027年起对已获得型式批准的车型强制实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