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战神林彪:在神坛与泥潭之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战神林彪:在神坛与泥潭之间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OUP5RRB0556AV6M.html

林彪被称为“战神”有一定历史依据,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神化”倾向。他既有战功支撑,也有性格缺陷。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位神秘人物的复杂性。

1
林彪被称为“战神”有一定历史依据,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神化”倾向。
他有战功支撑。
辽沈战役是他封神的时刻。1948年,林彪指挥东北野战军52天全歼国民党精锐47万,解放东北全境,创下“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官方宣传语,实则非也)的经典战例。
平津战役他也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围而不打、隔而不围”策略,促成北平和平解放,减少军民伤亡。
他被津津乐道的战术创新,包括总结“三三制”“四快一慢”等战术,将游击战与正规战结合,极大提升部队战斗力。
在更早期,他的贡献也载入史册: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提振抗日信心。

2
但要看到,这些“神话”都带有选择性叙事的特点。
相关宣传多聚焦其军事胜利,却淡化性格缺陷(如过分自尊、城府深)。
林彪其实有派系光环加持。作为四野统帅,其战功应被部分归因于团队协作,如韩先楚、刘亚楼等将领的贡献。
此外历史滤镜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因后期政治错误,林彪早期功绩一度被过度“洗白”或“抹黑”,缺乏客观平衡。
林彪的优缺点都很突出,天才与缺陷并存。
先说优点。他具有军事天才的三大特质:
精于细节。战前推演精确到营级单位,甚至能从“天线林立”的细节锁定敌军指挥部。
善于总结。战后6小时出简报、1天内出详报,提炼出“三三制”“一点两面”等战术,让普通士兵快速掌握战争技巧。
稳中求胜。主张“四快一慢”,强调准备充分后再发动总攻,减少伤亡。
他的缺点也预示了未来。性格决定命运。
林彪过分自尊,曾虚报战果(如衡宝战役)且拒绝更正,只为维护面子。
他也不容异见。譬如因工作重心分歧与萧克产生嫌隙,甚至打压不同意见者。
政治投机也为他所擅长。不过,有时又很任性。林彪多次与毛意见冲突(如抗美援朝推辞指挥),最终走向极端。

3
林彪是一个被时代成就也毁掉的“矛盾体”。
前半生,他打仗确实牛。
从井冈山小兵到四野统帅,林彪靠脑子打仗,能把一群“泥腿子”训练成精兵,辽沈战役打得国民党找不着北,战术总结得像教科书,连对手廖耀湘都服气:“败给林彪不丢人”。
后半生,主要是性格坑了自己。
林彪太要面子、记仇、不爱沟通,这些毛病在和平年代成了致命伤。抗美援朝时怕担责任推三阻四,后来搞政治投机,最终身败名裂。
他对东北解放、平型关大捷都是硬成绩;但性格缺陷和政治错误也注定他一度遗臭。就像网友调侃的:“打游戏能当战神,搞政治却是个青铜。”
总之,林彪是游离在神坛与泥潭之间的神秘人物。
林彪的“战神”之名,一半来自真本事,一半来自时代需要。他的军事才能确实顶尖,但“战神”最终还是跌落神坛。
天才和疯子,有时候只隔着一层自尊心。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