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致敬岁月·薪火相传 | 老赵今天退休啦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致敬岁月·薪火相传 | 老赵今天退休啦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463134

近日,一位在司法战线上奋斗了30余年的老法官赵本合正式退休。从基层法庭到执行局,再到驻村扶贫,赵本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司法为民"的宗旨。

初见老赵,映入眼帘的,是他那一双明亮且清澈的眼睛,憨态可掬的笑容和布满年岁的皱纹,担当敬业、雷厉风行、业务能手是大家对他评价最多的几个词汇。他的事迹一直萦绕在耳边,这让我对他产生莫名的好奇。

老赵,他究竟是谁?

老赵本名赵本合,1993年,他从政府调入法院,正值青春的他怀揣着对法官职业的憧憬和对法律事业的理想,由此开启了三十多年的司法人生。

三十多年来,他扎根基层,默默奉献,从桐梓镇法庭的乡镇法官,到法院执行局的执行能手,再到驻村扶贫的乡村振兴第一书记,近半生的司法岁月中,老赵经历了多个工作岗位,身份多次转变,但始终初心如磐,用行动诠释着司法为民的宗旨。


司法为民·三十余载不改初心


(老赵年轻时)

"那个时候办案条件艰苦得很哟,一间破旧的办公室,布置简单的审判室是桐梓镇法庭的全部家当。"回味11年的法庭之路,赵本合感慨万千。

"当时桐梓镇没有公路,庭里没有交通工具,要去办案调查材料,走访当事人,只有靠双腿,后来我就自费买了一辆摩托车。"

1993年到2004年,在乡村小道上,老赵每天开着他的摩托车穿梭在各村户间,哪儿有矛盾发生,哪儿就有他前去化解的身影。

"你别看农村事小,如果解决不好就会转化成大的矛盾。"

接龙水库是武隆向水利部争资立项,获得国家批复建设的一座集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源工程。修建水库之前,因水库施工方大量征收桐梓镇某村民小组的土地,遂将1000多万元的征地补偿款打到政府账户。但由于水库施工方是按整体面积进行计算,并未具体到每家每户,政府不知道该如何发放这笔巨额补偿款。几十户村民认为发放工作一拖再拖,便一纸诉状将当地政府告上了法庭。

案子受理后,赵本合首先对案件进行分析研判,为什么征地补偿款迟迟不发?是数额不全?还是不够分?带着心中的疑问,赵本合第一时间找到了村支部了解情况。据村干部介绍,接龙水库所占的林地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当年老一辈划分林地使用权的时候,标注了明显的界址,但山上的林木经过几十年的生长,界限早已无法辨认,再加上大片林地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导致后面大家都分不清到底哪一块是自家的林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现在案子基本理清了,是林地界址划分不清才使得补偿款一直没有发下来。"知晓背后原因后,赵本合开始梳理工作方案,积极寻找案件突破口。既然无法通过土地面积、实物进行分配,那就按大家最能接受的方式进行分配。赵本合想到在农村经常按人头分配,如果村民都同意这种方式,那征地补偿款就能顺利下发了。在村支部的帮助下,赵本合组织召开村民大会,邀请村里有名望的乡贤共同对补偿款分配方案进行解释说明,在赵本合不遗余力地调解下,几十户村民达成一致意见,最终同意赵本合提出的分配方案。

"终于拿到钱了,等了好久了,感谢赵法官,之前我态度不好,有一些冲动的话,你莫放心上哦。"村民张某拿到钱后笑着对赵本合说道。

"老伙计你放心,你们能拿到钱,把事情完美解决了那才是最重要的......"

在十一年法庭生涯中,赵本合始终坚守着司法为民的初心,以一份既平凡又非凡的坚韧,默默地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在乡村路上有他成功调解后由衷而发的爽朗笑声、有他骑着摩托车穿梭在乡间小道及时化解邻里纠纷的坚定身影、更有无数个夜晚埋头于案卷之中精心撰写每一份判决书的专注与执着。

"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了解农村的风土人情,清楚农村的点点滴滴,扎根法庭的十一年,我悟出来很多道理,处理案件不仅仅是法律条文的简单应用,更是需要用心去倾听百姓的声音,理解他们的诉求,努力在法理与情理之间找到那个最佳的平衡点。"


公正司法·执行路上彰显温情


"执行是打通司法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如果不把纸上权利兑现为真金白银,对老百姓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涉民生案件的执行,既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也是执行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2012年,赵本合被武隆人民法院任命为执行局副局长。在执行局的9年里,他始终以审慎细致、严以律己的态度,努力办理好每一个执行案件,确保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在处理一起农民工讨薪案件时,赵本合发现被执行人名下有关联案件,经过与四川某法院的沟通,迅速为申请人执行到位了20万余元案款,成功让20余名农民工拿到了应有的工资。

"干执行工作,有了财产线索,就必须立即行动,与时间赛跑。"


在处理另一起执行案件时,面对被执行人任某拒不接听电话,还玩起"失踪"的情况,赵本合主动带领执行团队前往任某住处附近蹲守。

"既然他不配合,我们就主动去找他。"从黑夜等到天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发现任某早上偷偷出门买菜后,执行干警迅速将任某控制。但任某情绪十分激动并扬言要"自杀",赵本合立即联系当地居委会工作人员,共同对任某进行安抚和疏导,向其释法明理,在告知其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刑事法律后果的同时,向其说明会留足5-8年的租金,保障其基本住房需求。历经8个小时的调解,任某最终同意配合评估拍卖团队将三套房屋进行处置。案件执行完毕后,任某也脱掉了"老赖"的帽子,开始新的生活。


"执行工作的每一步都承载着申请执行人的期盼,请不要辜负这份信任"。赵本合在例会中总是给每一位执行干警强调,执行案件执行到位的关键,就是要将申请执行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




乡村振兴·驻村书记带领致富


(老赵助力乡村振兴)


"我姓赵,来到赵家乡的香房村驻村,这似乎是天意。"

2021年6月,赵本合的身份再一次转变,具有农村工作经验的他来到了香房村任驻村第一书记。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是赵本合对香房村的第一印象。要想富,先修路,他暗下决心,驻村工作就从修一条好路开始。

面对香房村的道路难题,赵本合积极向乡政府汇报,与区交通局沟通衔接,争取项目支持。经过五个月的努力,全长约20公里的硬化道路工程终于开工。道路通了,路灯亮了,绿化多了,垃圾分类规范化了,香房村村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跨越式提高,百姓的生活亮堂起来了。

现在有了路,产业必须多元化发展,才能实现集体组织经济的创收,于是他邀请一大批专家对香房村进行评估、检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工业和旅游业,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在农业领域,他引导村民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种植黄连药材、阳光玫瑰等葡萄品种,并借助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在工业领域,成立劳务公司,承包工程,带动300余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在旅游业方面,他鼓励村民利用高海拔等自然资源优势,发展避暑产业,推动农家小院发展,每年夏天吸引游客前来避暑,为当地居民增收。在赵本合的带领下,2017年至2024年,香房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40万元,村民腰包逐渐鼓了起来。

"过去,村民法律意识淡薄,邻里关系紧张,纠纷频发,人心不齐。"作为一名法院派驻的扶贫干部,赵本合深知解决纠纷的重要性。他将车载巡回法庭开进香房村,让村民旁听涉民生案件的审理过程,以此普及法律知识。此外,他还推动设立普法宣传专栏并亲自担任村委调解室负责人,提高村民法律素养,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用实际行动践行诉源治理。

时光荏苒,转眼间到了2024年的6月,赵本合即将结束驻村任务回归原职,做退休前的最后准备。得知这一消息后,部分村民们来到党群服务中心送别他们的赵书记,"赵书记,常回来看看!"

回望这段难忘的驻村时光,赵本合心中满是感慨:"每一次深夜的辗转反侧,都是对香房村的深深挂念。临走前那一排排村民满含深情的目光,将成为我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由衷祝愿村里的产业蓬勃发展,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老赵今天退休了,期待他人生身份的再一次转变!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