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时红二方面军的组成及其主要领导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时红二方面军的组成及其主要领导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其中,红二方面军作为长征中唯一没有损失的红军部队,在会师时由第二军团、第六军团及第32军共三部分组成。本文将详细介绍红二方面军的组成及其主要领导。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是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也是长征中唯一没有损失的红军部队。1936年10月下旬,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在将台堡(位于今宁夏固原)胜利会师。此前,红一、红四方面军已于会宁会师,红军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时,红二方面军由第二军团、第六军团及第32军共三部分组成。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是由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军部队编组而成,其前身为红四军、红六军,第一次组建于1930年7月7日。1931年3月改编为红三军,到1934年9月重新恢复红二军团番号。1936年7月,红二军团与红六军团及红32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时,红二军团辖第四师、第六师两个师。第四师师长为卢冬生,政治委员冼恒汉;第六师师长为贺炳炎,政治委员廖汉生。抗日战争爆发后,红二军团及西北红军一部整编为八路军120师358旅。
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是由湘赣、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红军部队编组而成。1933年8月,湘赣苏区红八军、红十六军、红十八军合编为红六军团,全军团辖十七、十八两个师。军团长为萧克,政治委员为王震。1934年10月,红六军团、红二军团于黔东会师,开始统一行动。到1936年7月,红六军团于长征途中与红二军团、红三十二军等合编为红二方面军。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时,红六军团(红六军)辖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及模范师共四个师。军团长为陈伯钧,政治委员王震。具体师级领导如下:
- 第十六师师长为张辉,政治委员晏福生
- 第十七师师长为贺庆积,政治委员汤祥丰
- 第十八师师长为张正坤,政治委员余秋里
- 模范师师长刘转连,政治委员彭栋材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六军团主力与红三十二军等部整编为八路军120师359旅,旅长为陈伯钧,副旅长王震。
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前身为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所辖红九军团。红九军团组建于1933年10月。1935年7月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改称红三十二军,8月改隶红四方面军。1936年7月与红二军团、红六军团合编为红二方面军,同时红二军团第五师编入红三十二军。
三大主力会师时,红三十二军辖第九十四、第九十六师两个师。其中第九十六师为原红二军团第五师改称。军长为罗炳辉,政治委员袁任远。具体师级领导如下:
- 第九十四师师长为肖新槐,政治委员彭上坤
- 第九十六师师长为王尚荣,政治委员谭友林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三十二军改编为八路军120师359旅718团,团长文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