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战国时“封君”“封侯”是怎么来的?君爵与侯爵哪个地位更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战国时“封君”“封侯”是怎么来的?君爵与侯爵哪个地位更高?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54970680_121948416/?pvid=000115_3w_a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时期,各国之间的争霸和制度创新层出不穷。其中,“封君”和“封侯”作为当时重要的爵位制度,不仅反映了各国的政治格局,也体现了权力的更迭与传承。本文将探讨这两种爵位的由来、特点及其在历史变迁中的地位变化。

在战国的历史变迁中,各诸侯国在不同阶段都曾为封爵而苦心经营。例如,楚国曾只是子爵,对外只能称为“楚子”,但随着国力增强,楚国开始自称为王,有了与周天子平起平坐的野心。这不仅反映了楚国的不甘心,更是各诸侯国之间竞争和自我定位的一个缩影。

“封君”作为各国的爵位制度,其实早在战国初期就已经存在。在周朝分封制的影响下,君的爵位属于卿大夫一级,各国诸侯自己就能册封。在史记中,商鞅被封为商君,“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从这段记载可以推测,封君是一个相对较高的爵位,通常赐予那些功劳显赫或是国君近亲之人。然而,封君虽然拥有封地与管理权,但并未能够将其封地特权传给子嗣。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