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薏米芡实粥:补气血的温和选择
山药薏米芡实粥:补气血的温和选择
许多患有慢性疾病的朋友,常常感到身体不适,从头到脚都可能有症状,虽然病情不算危重,但总是反复发作,难以根治。对于这类情况,中医认为关键在于补益气血。气血充足才能更好地抵御疾病。
中医理论中提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因此,要想气血充沛,首先要调理好脾胃。有些人进食后容易感到饱胀不适,消化不良;或者食物不能很好地吸收,导致腹泻、便秘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与脾胃功能不佳有关。
对于肾虚需要补肾的人来说,补肾药物往往药性厚重,不易消化,可能会加重脾胃负担。而寒凉药物虽然可以清热解毒,但长期使用会损伤脾胃功能。因此,补益脾胃是改善体质的关键。
在众多食材中,山药、薏米、芡实因其温和且持久的补益效果而备受推崇。它们不仅能够帮助身体恢复,还能在日常生活中持续提供营养支持。
山药的功效
山药性平味甘,既能补气又能滋阴,补气而不致上火,滋阴而不助湿。《本草纲目》记载其具有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的功效。清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到,山药能滋阴利湿,滑润收涩,是补肺、补肾、兼补脾胃的良药。河南怀庆府产的山药品质最佳,通常干燥切片使用,建议选择生山药。
薏米的功效
薏米性微凉,善于利水而不耗损真阴之气,适合体内有湿气的人群。但脾胃虚寒、四肢怕冷的人应谨慎使用。薏米主要功效在于健脾去湿,健脾可以补肺,祛湿可以化痰。与山药同用效果更佳,近代有报道显示,两药各50克熬粥对肝硬化腹水有明显疗效。
芡实的功效
芡实对于“脱症”和“漏症”有显著效果,如长期腹泻、遗精滑脱、夜尿频多等。清代医家陈士择评价其能止腰膝疼痛、令耳目聪明、久食延年益寿。芡实健脾补肾,止泻止遗,具有收敛固脱之效。与山药配合使用,补益效果更佳。
适用人群与注意事项
山药、薏米、芡实粥虽然功效显著,但并不适合所有人。体内浊气过多、肝火旺盛、瘀血阻滞、津枯血燥、风寒实喘、小便短赤、热结便秘的人群应谨慎食用。此外,如果对这种粥的味道不适应,也难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煮粥建议
煮粥时可以将山药、薏米、芡实打粉,加入适量大枣,比例可以根据个人体质调整。如果脾胃虚寒,可以适当加入温性食材如桂圆。但需要注意的是,阳虚体质的人需要温补脾胃,这个粥方可能不是最佳选择。
在食用过程中,如果出现饱胀难消、胸闷不适、疼痛加剧等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咨询专业医生。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药粥的调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