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怎样认定合同条款效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怎样认定合同条款效力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66law.cn/laws/1624181.aspx

合同的有效性是商业活动中一个核心问题。一份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不仅关系到当事人的权益,也影响着交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将从合同条款效力的认定标准和合同生效的要件两个方面,为您详细解析如何判断合同的有效性。

怎样认定合同条款效力

合同条款效力认定如下:

  1. 合同订立主体是否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2. 合同当事人是否为意思表示真实、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3. 合同条款有无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出现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
  4. 合同条款是否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合同生效必须具备的形式要件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 意思表示真实
(三)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五百零六条,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 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
(二)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合同生效的要件

(1) 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合同当事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以及缔约能力,才能成为合格的合同主体。若主体不合格,合同不能产生法律效力。

(2) 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应当真实反映其内心的意思。合同成立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往往难以从其外部判断,法律对此一般不主动干预。缺乏意思表示真实这一要件即意思表示不真实,并不绝对导致合同一律无效。

(3) 合同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合同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主要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合同的内容合法,即合同条款中约定的权利、义务及其指向的对象即标的等,应符合法律的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
二是合同的目的合法,即当事人缔约的原因合法,并且是直接的内心原因合法,不存在以合法的方式达到非法目的等规避法律的事实。

(4) 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合同生效必须具备的形式要件
所谓形式要件,是指法律、行政法规对合同形式上的要求,形式要件通常不是合同生效的要件,但如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将其作为合同生效的条件时,便成为合同生效的要件之一,不具备这些形式要件,合同不能生效。当然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