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意财险获4000万欧元增资 外资加速抢滩中国保险市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意财险获4000万欧元增资 外资加速抢滩中国保险市场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19A09JQD00

中意财险近日宣布获得4000万欧元增资,这是其成为外资独资公司后的首次增资。此次增资不仅体现了股东忠利保险有限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也反映了外资保险公司加速布局中国市场的趋势。

4000万欧元增资,为激烈市场竞争注入新变量

2月17日,中意财险发布公告,股东忠利保险有限公司审议同意为公司增资4000万欧元(约合3.06亿元人民币)。增资完成后,中意财险的注册资本将从13亿元人民币增至16.06亿元人民币,计划尚需监管部门批准。

失去中国石油这个股东后,中意财险需要面对如何弥补过去近五分之一保费收入的缺口。2024年中意财险的保险业务收入达到16.97亿元,如果要保持增长态势,公司或需在传统车险业务之外开拓更多具有高增长潜力的细分市场。

近年来,随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的持续加快,众多全球性保险巨头纷纷通过受让股权或增资等方式积极布局中国市场,掀起了一股外资进入的热潮。

首次增资4000万欧元

这是中意财险自2024年5月成为外资独资公司后首次增资,也是忠利集团深化其在中国保险市场布局的重要一步。

根据最新的偿付能力报告,截至 2024 年末,中意财险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 162.65%,且截至 2023 年末,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 161.40%、164.07%,最近两期风险综合评级结果为 BB。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增资不仅是对公司财务健康的巩固,更是对中国市场发展潜力的信心体现。

忠利集团自2024年以9900万欧元收购中国石油持有的51%股权后,成为中意财险的单一股东,标志着公司从合资企业向外资独资企业的转变。

作为全球领先的保险集团,忠利集团成立于1831年,业务遍布全球,近年来在中国市场不断加码。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政策为外资进入创造了有利条件,此次增资正是忠利集团加强中国市场战略布局的关键一环。

值得注意的是,中意财险的经营业绩近年来持续向好。2020年至2024年,保险业务收入由9.41亿元增长至16.9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5%。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客户需求变化,公司未来能否持续保持高增长值得关注。

董事会缩减

在宣布增资之前,中意财险在2024年下半年完成了董事会的调整,规模缩减,多位来自中国石油系统的董事退出。目前董事长职位空缺,自2025年1月17日起,任命袁颖晖为公司执行董事,公开资料显示,袁颖晖早年曾任职于安盛天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2018 年加入中意财险任临时负责人,后出任总经理。

从内部治理来看,董事会的调整体现了忠利集团对公司管理的全面掌控,但空缺的董事长职位也意味着公司需要尽快选拔一位熟悉中国保险市场的领导者,以稳定团队并推动战略落地。

此外,董事会缩减后,公司决策效率可能有所提升,但同时也可能因多元化视角的减少而面临决策盲区的风险。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意财险需要构建更高效的管理机制,并加强与中国本地市场的关联度,吸引更多本地化的高端人才加入。

保费收入方面,中意财险过去依赖中国石油及其子公司贡献的保费收入大约占总收入的五分之一,2020年至2023年,中石油及其子公司为中意财险贡献的关联保费收入分别为2.77亿元、2.41亿元、2.59亿元和2.99亿元,占中意财险总保险业务收入的比例在19.4%至29.4%之间。随着中资股东的退出,这一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被打破。如何在新治理框架下找到新的增长点,将直接影响公司的未来发展。

也就是说,失去中国石油作为股东后,中意财险需要面对如何弥补过去五分之一保费收入的缺口。2024年中意财险的保险业务收入达到16.97亿元,要保持收入增长状态,公司或需在传统车险业务之外开拓更多具有高增长潜力的细分市场。

然而,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据统计,全球40家最大的保险公司中已有接近半数进入中国市场。外资涌入虽然能够推动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但也对中资险企和其他外资公司形成了激烈竞争。中意财险需要在差异化定位和客户需求精准把握方面下更大功夫,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外资抢滩中国保险市场

近年来,随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的持续加快,众多全球性保险巨头纷纷通过受让股权或增资等方式积极布局中国市场,掀起了一股外资进入的热潮。近年来,德华安顾人寿、京东安联财险、国民养老、太平养老、华泰保险集团等公司外资股东均增加持股或新引入了外资。

自 2011 年起,史带国际子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获得大众保险(后更名史带财险)20% 的股权,此后多次受让其他公司所持股权,持股比例不断攀升,最终在 2024 年待监管核准后,史带财险将由外资控股公司转变为外资全资公司。

保德信国际保险控股有限公司也积极参与其中。2024 年 6 月 4 日,其通过竞拍成功获得腾邦国际持有的前海再保险 10% 股权,随后于 3 月 8 日将该股权转让给美国保德信保险公司。这一举措使得美国保德信保险公司成为前海再保险持股 10% 的外资股东。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保德信保险公司早在 2012 年就已与复星集团共同成立复星保德信人寿,早早涉足国内人寿保险市场,此番对前海再保险的投资进一步拓展了其在中国保险领域的布局。

比利时富杰集团在 2024 年 5 月 20 日拟以 10.75 亿元向太平养老增资,增资完成后将持有太平养老约 10% 股份,并且中国太平还授予其未来增持至最高24.99% 的选择权。

国民养老也迎来外资股东的加入。2024 年 12 月 9 日,金融监管总局正式批复同意国民养老变更注册资本,新增安联投资为公司股东。安联投资作为德国安联集团旗下的资产管理机构,以 2.84 亿元认购国民养老发行的 2.28 亿股新股,获得 2% 的股权。德国安联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保险和资产管理集团之一,此次投资国民养老进一步完善了其在中国保险市场的布局。

此外,安达保险虽于 2024 年 2 月 5 日获批解散,但其所属的美国安达集团此前不断增持华泰保险,最终实现对华泰保险集团的绝对控股,使华泰保险成为国内第一家 “中资” 转 “外资” 的保险集团。而在 2024 年 9 月,金融监管总局广东监管局批准京东安联的股东变更申请,安联保险集团将所持京东安联 53.33% 股权转让给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转让完成后,安联中国控股持有京东安联 53.33% 的股权。

这些全球性保险巨头的纷纷涌入,反映出中国保险市场巨大的吸引力,未来,外资保险巨头与本土保险公司之间将如何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发展,它们的经营策略和产品创新又将给中国保险市场带来怎样更为深刻的变革和影响,值得持续关注与探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