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选购合适的热交换器
怎样选购合适的热交换器
热交换器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设备,其作用是将热量从一种流体传递到另一种流体。在选购热交换器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所需的交换器类型、工作条件、循环流体的类型及其物理和化学特性、安装和维护限制等。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选择合适的热交换器,并对比不同类型的热交换器的优缺点。
选择热交换器的标准是什么?
如果您正在寻找标准热交换器,许多制造商都有提供。如果您有特殊要求,可以根据预期用途和设备运行的环境条件,要求他们提供定制结构的换热器。您的选择应基于以下因素:
- 所需的交换器类型:
- 工作条件,包括交换器入口和出口处流体的温度、流量和压力。
- 交换器内循环流体的类型及其物理和化学特性。
- 安装和维护限制。
根据这些要素,制造商可以帮助您根据需求确定热交换器的尺寸,包括热功率。
热交换器类型 | 优点 | 缺点 |
---|---|---|
管式热交换器 | 有大尺寸可供选择 支持入口处温差较大的流体 可承受极高的压力 管壳内循环流体的压力损失最小 | 两种流体之间的热传递效果良好,但能效低于板式热交换器 难以维护,尤其是对较大的交换器而言 |
板式热交换器 | 紧凑型 板块形状产生的湍流具有良好的能源效率 自清洁 易于拆卸 增加或减少印版数量的可能性 | 最高温度介于 150°C 和 200°C 之间 最大压力 25 巴 平板形状造成的湍流导致两种流体的高压损失 |
钎焊板式交换器 | 非常紧凑 板块形状产生的湍流具有良好的能源效率 自清洁 可拆卸 可进行高压清洗 有些可承受高达 140 巴的压力 | 入口流体温度限制在 200°C 平板形状造成的湍流导致两种流体的高压损失 |
钎焊板式热交换器 | 非常紧凑 板块形状产生的湍流具有良好的能源效率 自清洁 可进行高压清洗 由于采用了焊接接头,入口处流体之间的温差可以很大 可承受 -40°C 至 +500°C 的温度。 | 无法拆除 最大压力 30 巴 平板形状造成的湍流导致两种流体的高压损失 |
为什么要选择管式换热器?
管式热交换器是市场上最早出现的热交换器,因其出色的可靠性,尤其是在使用高压或高粘度流体时,至今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管式热交换器由管子组成,流体在管子内循环。这些管子位于壳体内,壳体内装有第二种流体。管式热交换器的尺寸非常大,可以满足非常高的热传递要求。与板式热交换器相比,管式热交换器更难维护,这正是因为它们的尺寸和管内可能积累的残渣。此外,管式换热器的效率也低于板式换热器。壳体的材料必须与内部循环的流体相容,管子的材料必须与两种流体相容。一些制造商提供的热交换器采用螺旋管,结构更为紧凑。
为什么要选择板式热交换器?
与管式热交换器相比,板式热交换器具有许多优势。与同等性能的管式热交换器相比,板式热交换器结构更紧凑、重量更轻、效率更高。板式热交换器可以有不同的设计,但它们都遵循相同的工作原理:流体在几块非常薄的波纹板之间流动(在流体流动的横向方向,以产生湍流),从而确保热交换。流体可以逆流通过这些板,从而提高热交换的效率。在某些型号中,可以增加更多的板,以获得更大的热交换面积,而不会显著增加交换器所占的空间。这些交换器被认为具有自清洁功能,因为流体的紊流通常足以清洁任何残留物。不过,这种湍流会对两种流体造成很大的压力损失。有一些板式热交换器由特定材料制成,重量更轻且更耐腐蚀,如不锈钢热交换器、钛热交换器等。板式热交换器可分为三大类:
- 密封板式热交换器:每块板周围都有一个垫圈,板组件安装在两块螺栓板之间。这种类型的热交换器是模块化的,可以方便地增加或减少板片数量,从而改变总交换面积,进而改变热交换器的功率。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调整离开交换器的流体的温度。这些交换器的维护相对简单。不过,它们对高压和高温的抵抗能力有限。在最大压力为 25 巴时,温度不得超过 150°C 至 200°C。您还必须确保板和垫圈的材料与设备中循环的流体相容。
- 钎焊板式热交换器:铜板或镍板通过钎焊连接在一起,形成紧凑的一体式热交换器。这种热交换器可承受约 200°C 的温度和 30 巴的压力。不过,板片的数量不能改变,因此无法根据不同的需求调整热交换器的功率。它们通常比垫片板式热交换器昂贵,但由于可以进行高压清洗,因此更加耐用,也更容易清洗。这种类型的热交换器可以拆卸进行维护。
- 焊接板式热交换器:板片是焊接在一起的,因此比钎焊板式热交换器更耐腐蚀。与其他板式热交换器相比,它们还能承受更高的温度和压力(-40°C 至 +500°C,最大压力 30 巴)。不过,板片数量不能改变,因此无法调整热交换器的功率。虽然不能拆卸,但在高压下很容易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