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传统中医的 “外治良方”,守护全家健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传统中医的 “外治良方”,守护全家健康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gxhpxrmyy.com/fitcoupe/%E4%B8%AD%E8%8D%AF%E7%A9%B4%E4%BD%8D%E8%B4%B4%E6%95%B7%E7%96%97%E6%B3%95%EF%BC%9A%E4%BC%A0%E7%BB%9F%E4%B8%AD%E5%8C%BB%E7%9A%84-%E5%A4%96%E6%B2%BB%E8%89%AF%E6%96%B9%EF%BC%8C%E5%AE%88

在中医的宝库中,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疗法,凭借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备受人们的青睐。那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究竟是什么?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探索这项古老而有效的疗法吧!

一、穴位贴敷,传统中医的瑰宝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顾名思义,就是将中药制成膏、丹、丸、散等不同剂型,贴敷在人体特定穴位上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和渗透作用,激发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调整人体脏腑功能、防治疾病的目的。

二、适用广泛,多种疾病的福音

作用:

  1. 温经散寒;
  2. 温痛经络,活血逐痹;
  3. 消瘀散结,通络止痛;
  4. 调节脏腑功能,扶正祛邪。

适应症:

  1. 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2. 消化系统疾病:功能性胃肠病,慢性胃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脂肪肝、胰腺炎、阑尾炎等;
  3. 循环系统疾病: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等;
  4. 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高血脂病、肥胖症等;
  5. 妇产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妊娠剧吐、先兆流产、先兆早产、便秘等;
  6. 儿科疾病:婴幼儿腹泻、小儿厌食症、小儿遗尿症等;
  7. 骨科疾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坐骨神经痛等;
  8. 神经系统:中风脱症、面神经炎、多发性脊髓等;
  9. 骨科疾病:颈椎病、腰椎病、类风湿关节炎等;
  10. 皮肤科病:特应性皮炎、痔疮、慢性湿疹等。

三、禁忌须知,安全使用是关键

  1. 对药物产生皮肤过敏现象者禁用;
  2. 局部穴位有溃疡性皮肤病、开放性创伤,及局部疮疡、烫伤等皮肤破损者禁用;
  3. 孕妇腹部及腰骶部、高热患者禁用;
  4.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

四、生活中的实例

冬天来了,如经常感到手脚冰凉,甚至容易感冒,可以选择一些温阳散寒的中药贴剂,如含有肉桂、附子等成分的贴片,贴在足三里、关元等穴位上。这些穴位具有温补阳气、增强免疫力的作用,通过贴敷疗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并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五、健康指导

  1. 敷贴时长:成人 4-6小时,小儿(3岁以下)0.5-2小时,儿童(>3岁)1-4小时;
  2. 疗程:每次2-10穴,1-2天一次,7-10天为一疗程;
  3. 敷贴后皮肤微红、有色素沉着、轻微刺痒属于正常反应。若当天出现皮肤红肿、起泡等严重反应,应该及时就医;
  4. 饮食调整:贴敷期间保持清淡饮食,避免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贴敷后避免进食生冷瓜果及辛辣香燥的食物;
  5. 贴敷后休息防寒保暖,避免受风寒,4-6小时内不要洗澡,避免直接吹空调、风扇,以免影响贴敷效果,坚持良好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