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水白菜,你无法想象的美味?
开水白菜,你无法想象的美味?
开水白菜是川菜中一道著名的清汤菜,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这道菜不仅展现了中国美食文化的精妙之处,更蕴含着一种含蓄内敛的生活哲学。
去成都,怎能不品尝一下薛涛的开水白菜?好吃的人总是绕不开这道菜,慕名或者偶遇。
那天,街中心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中,来了一位年轻的舞者,说年轻其实也不算太年轻,得看和谁比,在大爷大妈的队伍里,她当然很年轻,显得一枝独秀。
人生经历过大起大落,经历千回百转,到头来才发现,辛甘厚味不过是一场过眼繁华,来去匆匆。终了,只剩下平平淡淡,细水长流。
川菜中有一道名菜叫开水白菜,是川菜中三大清汤菜之一。说起这道开水白菜,据说是当年蜀地才女薛涛爱上诗人元稹,这场“姐弟恋”让薛涛爱得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方向,一腔蚀骨柔情,最终化成了两项发明,盛行千年不衰,流传千年不朽,让后世之人念念不忘。
这两项发明是什么?一是薛涛笺,一种清新雅致的松花小笺,用花瓣捣成泥加入水,做成各种色彩纷呈的彩笺,精致婉约,芬芳雅致,用于写诗或写信。再有就是开水白菜,一盆清水,几片白菜,清淡素雅,简简单单,却让人有意外之喜。
这两个具有独创性的奇思妙想一直流传至今。这道开水白菜,既花心思,又费功夫,一个女子要有多爱一个男人,才肯花这样的心思和功夫去琢磨研究?才能把一种原本平常的菜蔬,做出令人垂涎欲滴的味道?
很难想象,一个能写出那么美丽诗句的女子,成天守在厨房里,守着“咕嘟咕嘟”冒泡的瓦罐瞎折腾,一遍一遍炮制,最终把个简单的白菜弄得有滋有味,这一弄就弄出了个天下名菜,流传至今。恋爱中的女人,都有这般精巧的心思吧!
秋天的大白菜最是水灵养眼,一半如白瓷般细腻,一半如翠玉般碧绿,层层叠叠,好吃好看。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最爱吃白菜,他在《雨后行菜圃》中说:“白菘类羔豚,冒土出熊蹯。”古人称白菜为菘,东坡先生把白菜比作猪羊熊掌那般好滋味,由此可见,他对白菜之倾心。这白菜本是清素寡淡之物,和猪羊熊掌之类更是不搭界,若不是东坡先生太夸张,那么这白菘大概得用鸡鸭猪羊吊的高汤煨炖,方得此好味。只是不知东坡先生这白菜是菜帮还是菜心?
去成都,怎能不品尝一下薛涛的开水白菜?好吃的人总是绕不开这道菜,慕名或者偶遇。成都街上一般像样点的馆子里都有,虽比不了国宴上的那般滋味惊艳,但也会让人回味无穷,一尝再尝,流连忘返。
这道开水白菜是川菜中难得一见的清流,在一味追求麻辣鲜香,厚味重油,浓烈红艳的氛围中,开水白菜倒是逆流而上,让人耳目一新。
淡黄色的菜心,看上去圆润柔和;清澈的高汤,更是鲜美可口;成菜中不见一丝油星,很有些古典的味道和意境之美。
白菜不金贵,到处都有。清汤寡水的开水白菜,实际上深藏玄机,暗藏巧妙。这开水并非是真的开水,而是用母鸡、母鸭、火腿、干贝、肘子、花椒等食材,精心熬制十二个小时以上所得的高汤,再用鸡蓉吸附汤中杂质,过滤之后,汤色清澈透亮,不油不腻,香味醇厚。
这白菜也并非是一般的大白菜,而是精心挑选的白菜最精华的部分——菜心。选取白菜中间嫩黄的菜心,焯水过凉,码入盘中,淋上高汤,上笼屉蒸透。这道开水白菜是汤中有鲜,菜中有香,浓而不腻,淡而有味,浓淡相宜,软滑可口,可谓菜中极品。
这道开水白菜看上去素简平常,内里却蕴藏着醇厚鲜美的味道,层次丰富,内涵博大,似衣锦夜行,低调的奢华。看似不起眼,却是那种不显山不露水的真功夫,是繁华落尽,方显本性之大美。
这世间有一种人,亦如这开水白菜,含蓄内敛,低眉颔首,底蕴深厚,就像元好问形容陶渊明所说的那样:“豪华落尽见真淳。”人生经历过大起大落,经历千回百转,到头来才发现,辛甘厚味不过是一场过眼繁华,来去匆匆。终了,只剩下平平淡淡,细水长流。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原来是喧嚣之后的沉寂,不灿烂,不耀眼,却真真切切。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