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甲灯、底胶处理,频繁美甲暗含健康风险
美甲灯、底胶处理,频繁美甲暗含健康风险
近期,消费者美甲后出现皮肤、眼睛、手指不适的问题引发关注。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杨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甲过程中的打磨甲面和底胶处理会破坏指甲表面的角质层,导致指甲变薄、变脆,甚至引发感染。
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杨猛在接诊。受访者供图
美甲店常用的甲油胶主要由树脂、光敏引发剂等成分组成。有机溶剂如丙酮和乙醇也被用于调节甲油胶的粘度和流动性。但这些溶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挥发,对呼吸系统和眼睛产生刺激,长期接触还可能引发健康问题。此外,部分商家为了节约成本会使用甲醛树脂等对身体有伤害的材料。在2023年国家化妆品抽样检验工作中,浙江、广东等地有7批次化妆品检验结果不符合规定,检出了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等禁用原料。
由于甲油胶的干燥速度远远慢于指甲油,美甲店常常使用紫外线美甲灯照射,在短时间内完成凝胶指甲的固化,而不需要长时间等待指甲油自然干燥。但美甲灯同样存在健康隐患。研究表明,高剂量照射紫外线与皮肤癌之间存在关联。2023年,一项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表明,用于美甲的紫外线烘干灯,使用后会导致细胞死亡和人类细胞的致癌突变。数据显示,在所有细胞系模型中,单次20分钟照射导致20-30%的细胞死亡,而连续三次20分钟的照射导致65%至70%的细胞死亡。
此外,上海市消保委近期对20款美甲灯进行检测,发现这些产品均不符合国家电气安全标准,且存在紫外光源安全风险。其中,18款样品工作时紫外光源对皮肤及眼睛的危险级别达到高危险级别(3类),2款为中度危险级别。测试还发现,美甲灯照射时,指甲和手背的温升可能超过安全范围(15K以内),部分样品的指甲温升达30.8K,手背温升达41.8K,容易造成热损伤甚至烫伤。
专家建议消费者控制美甲频率,选择正规美甲店和产品,并照灯时佩戴防护手套,以降低紫外线和温升对皮肤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