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乌鲁木齐市老龄化问题研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乌鲁木齐市老龄化问题研究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05705.html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老年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乌鲁木齐市作为新疆的首府,其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不仅影响经济发展,还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其背景、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特点,分析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人口老龄化的相关理论概述

人口老龄化的界定

一般标准,把60岁以上年龄的老年人口所在比例的大小来确定人口老龄化的比重,国家老年人口总数总比重超出10%,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比例大于7%,我们称为人口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已经达到了老龄化的标准,步入老龄化社会行列。

通常把老龄化人口中60或65岁及以的老年人占总人出现上升趋势的动态,“它是把这种动态上升的趋势作为描述对老年人口占的总数中比例,也是对特定年龄人口的一种动态呈现。人类衰老是生物学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群体中某一个体从出生、变老、死亡这样一种自发的自然规律制变化的过程。”;所以,人口老龄化也可以说明人口通过这种自然现象的描述对年龄情况的变动。

人口老龄化的指标

研究人口老龄化一定要明确关于人口老龄化的几个具体的标准,只有掌握了这几个具体的标准才能在研究老龄化的过程中更加深入的了解人口老龄化的具体的发展变化及其老龄化的抚养程度。具体如下:

1.老年人口比重:通常用老年人中60或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比重来衡量人口老龄化的状态,根据老年人口比来判断人口类型,根据联合国的人口规定,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小于总人口的4%时就是年轻型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在总数的4%—7%时则属于成熟型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超过总数的7%以上的国家则定义为老年型。

2.老少人口比:通常用少年儿童与老年的人口比,反应老年人口和少年人口比例变动趋势。它能够分析出劳动人口年龄的数量,更直观的对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程度和趋势动态进行分析。通过老少比可以分析国家所处的年龄结构是年轻化或老龄化。根据国际标准,老少比低于总人口的15%是年轻型国家:老少比高于总人口的30%是老年型国家:在两者之间比重则是成年型国家。

3.抚养比:抚养比是人口中不具有劳动年龄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之间的比例,以百分比表示,它是把平均100个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需要抚养没有劳动能力年龄的人口。

乌鲁木齐市人口老龄化现状

乌鲁木齐市总人口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乌鲁木齐市的总人口为10.7710万人;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乌鲁木齐市总人口为14.4096万人,跟1949年比较人口增加了3.6万多人;经过三年调整期,1964年的第二次人口普查时,总人口上升到54.0517万人,比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增加了39.6421万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总人口已达109.1680万人,又增长了55.1163万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总人口达到了129.1051万人,增长速度开始变缓,只增长了19.9371万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总人口为208万人,增长了103万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为311.2559万人。如图1所示。近年来,乌鲁木齐市人口在增加,但是增加幅度不大,如图2乌鲁木齐市2011一2015年常住人口图。通过2011年一2015年五年人口变化可看出乌鲁木齐市人口增加数量在逐渐减少。2011年乌市常住人口为32121万人,比上年增加9.95万人;2012年乌市常住人口为335万人,比上年增加1379万人;2013年乌市常住人口为346万人,比上年增加11万人,2014年乌市常住人口为353万人,比上年增加7万人。2015年较去年只增加了两万人,是“十二五”期间人数增加最少的一年。

年龄结构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每个年龄组在总人数所占比重的情况。为了研究的便利,人们按照一定的标准,根据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的一定指标,可将人口群体区分为三种不同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即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国际上,一般以总人口中以60岁或65岁作为老龄人口的界限,60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比重在5%一10%为成年型人口,10%以上为老年型人口。人口老龄化的范畴有老年型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重继续上升和成年型人口向老年型人口的转化。根据比例计算可以看出一个地区的年龄结构类型。

表1中给出的是乌鲁木齐市2010年一2015年的人口年龄结构指标的变化情况,从2010年到2015年,这些评价指标中可以看到乌鲁木齐市青少年儿童系数的趋势是在逐年增加,2015年的少年儿童系数是11.90%,比2010年高0.6个百分点:老少比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上升速度较青少年系数和老年系数快,2015年达到93.30%,比2010年多57个百分点:老年系数则总体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2015年比2010年的老年系数上升了12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让我们看到乌鲁木齐市已经迈进了老年型的社会,并且乌鲁木齐市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

从近六年年龄结构的变动情况可以看出:

1.青少年人口即18岁以下的人口比重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比重的增长缓慢。说明新出生的人口逐年减少。

2.18一35岁人口比重呈逐步卜降的趋势,2015年比2010年下降了66百分点

3.表中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总体旱上升趋势,说明乌鲁木齐市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反映了乌鲁木齐市老年人口年龄全面增长的发展趋势,出生人口和青少年人口减少,中年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升高,人口年龄构成类型发生了变化。

人口老龄化特点

1.增长速度快

乌鲁木齐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逐年增长,且增幅有变大趋势。从2006年2015年10年内,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逐年增长,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4.85%,截止到2015年末,乌鲁木齐市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已经高达7.82%,呈现了老年人口增长高速化态势。

2.未富先老

发达国家或地区面对人口老龄化有相应的经济能力,而乌鲁木齐市处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水平低于我国内地一些城市。但是老年人口逐渐增长,不仅阻碍经济的平稳发展,还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乌鲁木齐市属于未富先老。

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对于乌鲁木齐市而言,由于正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势必将会加剧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使社会压力倍增,并将间接影响社会协调发展与社会和谐。又因为乌鲁木齐市为省会城市,所以其经济发展如若产生问题,势必将影响全疆的经济发展。

对社会的影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发展,我国传统的企业开始不断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从最初劳动力丰富时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转变为以资本为主导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当中,由于劳动力数量的不断减少,又因为中年劳动力的学习和接受能力较差,难以接受高新科学技术,使得人口老龄化问题直接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以乌鲁木齐市原新疆八一钢铁集团为例,在建立初期,新疆八一钢铁集团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导向型企业,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大量新技术被运用至钢铁生产线,但是由于劳动力数量锐减,现有劳动力学习能力与年龄较大,导致科学技术难以被掌握和推广,使得八钢集团在产业结构转型方面受到了阻碍,最终在2007年1月被宝钢集团收购。

对家庭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问题在个人层面上最直接的体现,在于家庭养老负担的日益增加。在这其中,农村家庭养老问题最为显著。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的城市转移。一方面是农村经济比较落后,青壮年去往城市工作,就剩下留守老人;另一方面是有一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到了城市之后生活压力增大,住房等问题接踵而至,没有余力去赡养身在农村的老年人口,

使得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国家医疗水平的提高,国民平均寿命上升,特别是在新农村等政策出台之后,农村人口的平均寿命也有了显著的上升,这从另一方面加快了人口老龄化。

对经济的影响

从国家层面上来说,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影响。由于我国执行养老保险制度,所以对充足的养老保险供给有着强烈的依赖,但是由于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对养老金的需求量开始猛增,其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造成了影响。由于乌鲁木齐市为我国西部的省会城市,又因为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所以养老金需求量的猛增,势必会对中西部城市的地方财政产生严重影响。

针对人口老龄化提出对策

老龄问题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紧密相连,早做准备,能把人口老龄化的不利因素控制在最小范围,从而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人口老龄化问题具有一定的潜伏性和巨大的惯性。对此,我们只能因势力导,从经济发展、社会政策和分配制度等多方而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其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为了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针对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提出可实施的措施。

建立医疗保障机制并健全医疗服务

关注老年人健康,提高医疗保障。各级医疗机构应建立多种形式的医疗服务,比如定期免费体检,设点健康培训等,为老年人提供多种医疗服务,并且逐渐改善城乡医疗合作的制度,加大对贫困老人和高龄老人的医疗保障力度,解决贫困边远地区缺医少药的问题,建立一个能为老年人提供老年病防治等服务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提高医疗质量,保障老年人的健康,远离疾病的困扰,使老年人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巩固并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初期,加大财政支出规模和健康保障支出,有助于平衡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率,为经济均衡增长创造条件。但是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重,财政支出的不断扩大已经对实物资本积累带来越来越大的效率损失,而健康保障支出的增长也逐渐挤占了公共教育投入。根据中国国情和乌鲁木齐市的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料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发展老年产业,为老年人口服务

国内学界对中国老年产业的研究应该说是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的经济背景是国民经济呈平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而其人口背景是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在加快,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促使学界和商界对满足老年人市场需求的广泛关注。老年产业是指老年人口决定的消费特征为标志的产业,为了能够满足老年人的消费需求而为他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它实际上就是为老年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需求满足而必然产生的市场供给体系。积极发展老年产业,制定老龄产业优惠政策,首先是XX的投入和政策优惠扶持,其中包括税收、投资、信贷、价格和市场营销方面。其次是老年产业需要舆论和媒体的宣传和引导,要让全社会增强发展老年产业的意识。最后需因地制宜,在乌鲁木齐市多民族地方发展老年产业要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老龄化程度、文化习俗等方面差异。

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对老龄化的承受能力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加速乌鲁木齐市的经济发展,改变社会经济发展滞后于人口老龄化的被动局面,提高对老龄化的经济承受能力。可以利用乌鲁木齐市得天独厚的条件创造财富,但是与此同时要注意环境的改善,适当加大发展第三产业。利用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天然环境去适宜的发展旅游业;大力发展科技,提倡科技带动经济,不仅能带动乌鲁木齐市的发展,也能带动全疆的发展。生产力发展起来能够为增强对老龄化的承受能力提供保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