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断供保房”背后的灰色地带,“断供保房”是否合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断供保房”背后的灰色地带,“断供保房”是否合法?

引用
1
来源
1.
https://zhishi.fang.com/xf/gz_1169278.html

最近,“断供保房”在广东中山某小区的广告牌上频频出现,引发了广泛关注。所谓“断供”,指的是购房者因为各种经济危机无法继续偿还房贷。面对房价缩水、现金流困难等问题,不少购房者陷入了断供的困境。特别是对于那些在房价高点购买房产的刚需购房者而言,断供不仅意味着房产被法拍,还涉及个人信用、孩子的学区等重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断供保房”这一新的操作手法开始流行起来。那么,“断供保房”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其背后的法律风险和灰色地带又有哪些?

什么是“断供保房”?

“断供保房”提供了一种通过“处理”延长还款期限的方法,有的广告甚至宣称可以延长保房时间至八年。实际操作中,这个过程主要通过一些法律手段和“特殊途径”将房产变为“争议产权”,从而避免房产被法拍。具体做法包括通过虚假诉讼、拖延诉讼等手段,制造房产的法律不确定性,使银行无法直接处置这些“争议产权”的房产。

“断供保房”的操作流程

  1. 咨询和评估:购房者首先找相关机构咨询,机构会对购房者的房产和负债情况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适合采用“断供保房”策略。
  2. 制定方案:根据购房者的具体情况,机构会制定相应的保房方案。方案通常包括通过虚假诉讼或拖延诉讼等手段,制造房产权的争议,延长银行法拍的时间。
  3. 实施操作:机构会安排律师或相关人员进行法律操作,将房产变为“争议产权”。
  4. 费用收取:完成操作后,机构会收取一定的费用。

“断供保房”的法律风险

虽然“断供保房”看似为购房者提供了一条自救之路,但其操作背后的法律风险不容忽视。一些律师对此表示担忧,认为银行会通过法律手段追讨债务,“断供保房”的操作实际上是在对赌房价的上涨和银行处理流程中的时间差。

  1. 房价波动的风险:如果操作过程中房价没有如预期上涨,那么购房者不仅无法通过出售房产来偿还贷款,还可能面临更大的经济损失。
  2. 法律追责的风险:银行和其他债权人会通过法律途径追讨债务,一旦购房者的“断供保房”操作被认定为虚假诉讼,购房者可能面临法律责任。
  3. 信用受损的风险:断供行为会严重影响购房者的个人信用记录,导致未来在金融市场上的借贷成本增加,甚至无法获得贷款。

“断供保房”是否合法?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断供保房”涉及的虚假诉讼等操作属于违法行为。虚假诉讼不仅扰乱司法秩序,还损害了银行等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参与“断供保房”的购房者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中国《民法典》和《刑法》对于虚假诉讼有明确规定,虚假诉讼的参与者可能被追究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罚款、行政处罚,甚至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

如何应对断供困境?

在面对断供困境时,购房者应选择合法合规的途径来解决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与银行协商:购房者可以主动与银行协商,申请延期还款、降低月供等措施。银行通常愿意与购房者合作,以避免房产法拍带来的复杂程序和时间成本。
  2. 寻找法律援助:购房者可以寻求专业法律援助,通过合法途径解决财务困境。
  3. 出售房产:在无法继续还款的情况下,购房者可以考虑出售房产,用所得款项偿还贷款。

总之,“断供保房”虽然在表面上提供了一种解决断供困境的方法,但其操作背后的法律风险和灰色地带不容忽视。购房者在选择这种方式之前需谨慎考虑,避免因一时决策失误而导致严重后果。合法合规地解决问题,才是长远之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