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客推迟ZEROe氢能飞机项目分析与启示
空客推迟ZEROe氢能飞机项目分析与启示
导读:空客公司近日宣布将调整其ZEROe氢能飞机项目的时间表,将氢动力商用飞机投入使用的时间推迟5到10年,并削减25%的项目预算。这一决定反映了氢能航空从概念到商业落地过程中面临的系统性挑战。
2020年9月,空客首次公布了ZEROe零排放商用客机项目,目标是开发以氢为主要能源的零排放商用飞机,计划在2035年之前将氢动力客机投入运营。在过去5年中,ZEROe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就在几天前,空客公司宣布推迟该项目的时间表,这表明氢能飞机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最初的ZEROe飞机设计载客量为100名乘客,航程可达1800公里
项目延期
2025年2月8日,空客宣布将调整ZEROe项目的整体计划,包括将氢动力商用飞机投入使用的时间推迟5到10年,项目预算削减25%,终止某些子项目,以及取消A380测试平台上安装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进行飞行测试的计划。空客将ZEROe项目的延期归咎于关键技术和基础设施面临的重大挑战,尤其是氢燃料的大规模绿色生产以及部分飞机技术的进展远比预期缓慢。
空客并未透露计划调整的具体细节和新的时间表,但同时也强调实现氢动力商用飞机的终极目标并未发生改变,ZEROe项目会继续执行下去。空客在2025年1月刚与德国亨索尔特集团签署了一份新合同,后者将为ZEROe项目提供功能集成测试台。有消息人士指出,放缓ZEROe项目释放出的资源可能会投入到下一代单通道客机项目上,即A320neo系列的替代产品,该产品也预计于2035年左右投入市场。
一些启示
空客推迟ZEROe项目反映了氢能航空从概念到商业落地的系统性挑战:其一,核心技术尚未完全突破,轻量化储氢、动力系统适配、安全认证等方面仍存在难题;其二,氢能产业链配套发展缓慢,全球绿氢产能有限且成本高昂,机场普遍缺乏液态氢加注设施,改造现有设施或新建氢能枢纽需要巨额投资和跨行业协作;其三,市场需求存在不确定性,氢能飞机研发投入巨大,航空公司在全球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更倾向于选择可持续航空燃料等短期减排手段;其四,政策与法规支持滞后,氢能航空的适航认证、碳排放核算规则尚未统一,各国政策激励(如补贴、碳税)力度不足,企业投资风险较高。
总体来说,氢能航空的发展是一个长周期过程,需要整合政治、经济乃至社会等多方面的资源,氢能技术仍然是航空产业未来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如果站在空客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ZEROe项目的延期则很有可能是空客全局性战略收缩的一部分。空客在2025年1月刚刚宣布暂停了CityAirbus eVTOL航空器项目,理由与ZEROe项目类似,空客认为目前的电池技术还不能满足将eVTOL投入市场的最低性能水平,监管、商业模式等其他因素也不够成熟。不管是eVTOL还是氢能商用飞机,这些具有开拓性的业务领域往往也意味着更高的风险。
空客的整体经营水平在2024年表现良好,但在俄乌冲突以及全球经济整体吃紧的大背景下,欧洲地区的未来发展形势不容乐观,空客选择偏向保守的经营策略也就不难理解了。
空客直升机公司领导的CityAirbus NextGen eVTOL项目
尽管ZEROe项目遇到了些许波折,氢能技术仍然是航空产业未来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氢带来的零碳、高热值、高效率优势仍然是传统航煤以及可持续航空燃料无法替代的。未来的新能源航空发展需兼顾技术可行性、经济性和政策协同,短期内依托可持续航空燃料实现渐进减排,同时通过全产业链的协同合作加速氢能技术突破和生态构建,相关企业需采取 “多技术路线并行+有限试点” 策略,以降低战略风险并捕捉未来市场机遇。